东吴财经《每周要闻分析》(2019.3.18-3.24)
发布时间:2019-03-29
目 录
一、全球财经要闻
1. 美国:美联储宣布不加息,声明超预期鸽派
2. 欧元区:制造业PMI创新低,但经济景气指数好于预期
3. 英国:欧盟同意英国延期脱欧,英央行按兵不动
4. 日本:生产出口低迷,通胀有所下滑,近期不会推出额外刺激措施
5. 新兴市场:南非和俄罗斯央行按兵不动,但显露出转鸽迹象
二、国内财经要闻
1. 深改委第七次会议:力戒基层形式主义,推进改革措施落实
2.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减税配套措施
3. 商务部:2019年将做好10方面外贸重点工作
4. 1-2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7.0%,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4.6%
三、金融发展动态
1. 美元指数大幅震荡,人民币汇率宽幅波动
2. 资金面短松长紧,季末效应显露端倪
附:上周重要数据
1. 1-2月银行结售汇月均逆差大幅收窄
2. 1-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5%,较去年同期回落8.8个百分点
3. 央行一季度问卷调查显示银行家和企业家信心指数有所回升
4. 1-2月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56.6亿美元,同比下降6.9%
一、全球财经要闻
1.美国:美联储宣布不加息,声明超预期鸽派
当地时间3月20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后宣布维持2.25%-2.5%的基准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今年5月起,美联储将放缓缩减资产负债表的步伐,9月底停止缩表。令市场倍感意外的是,美联储将2019年加息次数预测降至0。
美联储预计2019年实际GDP增长2.1%,去年12月预计增长2.3%;2020年料增长1.9%,去年12月预计增长2.0%。预计2019年PCE通胀率为1.8%,去年12月料为1.9%;2020年料为2.0%,去年12月预计为2.1%。预计2019年核心PCE通胀率为2.0%,去年12月预计为2.0%;2020年料为2.0%,去年12月预计为2.0%。预计2019年失业率为3.7%,去年12月预计为3.5%;2020年料为3.8%,去年12月料为3.6%。
生产方面,美国3月Markit服务业PMI初值54.8,预期55.5,前值56;3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52.5,预期53.5,前值53;3月Markit综合PMI初值54.3,前值55.5。
房地产方面,据全美地产经纪商协会,2月美国成屋销售总数为年化551万户,好于预期的510万户和前值494万户。
点评:
近期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喜忧参半。一方面,楼市数据意外好转,成屋销售2月数据创2018年3月以来新高;另一方面,3月PMI数据继续下滑,制造业及服务业PMI双双不及预期,尤其是制造业PMI跌至21个月低点,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内外部环境恶化影响下,美国商品生产商和出口商景气下降。
上周美联储议息会议对经济前景也做了下调。此次会议声明认为经济增速已开始放缓,而上次认为经济稳步上升;此次声明显示整体通胀有所下滑,主要是由于能源价格下跌,而上次认为总体通胀率及核心通胀率依然接近2%。此外,此次声明形容就业增长的措辞也从“强劲”改为“稳健”。基于上述判断,美联储下调了今明两年的GDP及PCE预测值,并上调了失业率预测值。
以此为背景,美联储下调加息预期,暗示2019年不加息。声明显示,17名官员中有11位预期今年不加息,4位预计加息1次,2位预计加息2次。美联储下调加息预期一步到位,反映出其对经济增长逐步放缓、能源价格下跌、通胀低迷、海外风险持续发酵等风险因素的担忧情绪上升。
此外,美联储还表示,将从5月份开始放缓资产负债表的缩减速度,将减持国债的月度上限从300亿美元降至150亿美元,并在9月底终止缩表。10月开始美联储将用MBS到期资金来购买国债,最高限额为每月200亿美元,超出的部分继续再投资于MBS。
总体来看,此次美联储议息会议传递了较市场预期更为鸽派的信号,但货币政策转鸽带来的估值提升并不能抵消企业盈利下滑的影响,因此美股依然震荡向下,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也开始转跌。对我国而言,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受到的外部掣肘大为减弱,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未得到有效缓解的背景下,预计央行将会继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2.欧洲:欧元区制造业PMI创新低,但经济景气指数好于预期
欧元区2月调和CPI同比终值升1.5%,预期升1.5%,前值升1.4%;核心调和CPI同比终值升1%,预期升1%,前值升1%;调和CPI环比升0.3%,预期升0.3%,前值降1%。
欧元区3月制造业PMI初值为47.6%,不及预期值49.5%和前值49.3%;服务业PMI初值52.7%,预期52.7%,前值52.8%;综合PMI初值为51.3%,不及预期值52%和前值51.9%。
欧元区3月ZEW经济景气指数-2.5,前值-16.6。德国3月ZEW经济景气指数-3.6,预期-11,前值-13.4;3月ZEW经济状况指数11.1,预期13,前值15。
欧元区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7.2,预期-7.1,前值-7.4。
点评:
上周英国和欧盟暂时消除了本月底出现无协议脱欧的风险,最新公布的欧元区3月PMI初值却再度引发市场担忧并导致欧元一度“跳水”,欧元区一季度经济增速恐将创2013年四季度以来新低。
从生产端来看,欧元区制造业持续萎靡,3月PMI初值仅录得47.6%,连续第二个月位于收缩区间,显著不及预期值和前值,创2013年4月以来新低。其中,德国制造业持续萎缩,3月制造业PMI连续第三个月位于荣枯线下方,大幅低于预期值和前值,创2012年8月以来新低;法国制造业PMI再度落入收缩区间,为2016年8月以来次低值。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受外部需求放缓、汽车产业景气度下滑、欧美贸易争端尚未解决和政治不确定性影响,德国3月制造业PMI分项中新订单指数降至40.1%,为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新订单和就业趋紧给经济前景和预期造成下行压力,进而对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欧元区服务业仍未出现显著改善,但在国内需求支撑下,服务业对制造业放缓的抵御能力仍相对较强,3月份录得52.7%,符合预期并持平前值,其中新业务仍呈上升趋势。
从消费端来看,欧元区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略低于预期但好于前值,加之3月ZEW经济景气指数大幅回升,显示出英国延迟脱欧进程、脱欧协议可能重新修订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令市场预期更加积极。
在此背景下,欧央行决策者继续保持“鸽派”发声,在强调经济下行风险的同时重申将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经济方面,欧央行副行长金多斯指出,2019年欧元区经济扩张速度将持续放缓,行长德拉吉也预计欧元区经济将走软,且存在广泛不确定性,但强调欧元区面临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仍很低;货币政策方面,二者均认为欧央行仍需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本月最新议息会议已公布的延迟加息、实施新一轮TLTRO等新举措将进一步强化欧央行宽松的货币立场。
3.英国:欧盟同意英国延期脱欧,英央行按兵不动
3月21日召开的欧盟春季峰会对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提出的推迟英国“脱欧”申请进行了讨论,最终同意适当延长时限,并为其开出一道充满多种可能性的“选择题”。
特雷莎·梅此前向欧盟申请将“脱欧”期限从3月29日推迟到6月30日。除英国之外的欧盟27国领导人花了7个多小时进行讨论,最终同意给出两种选择方案。方案一是如果英国议会下院下周能通过“脱欧”协议,将允许“脱欧”期限延至5月22日,即欧洲议会选举的前一天;方案二是如果英国议会下院下周未能通过协议,则英国必须在4月12日之前再做出新抉择。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说,这个新抉择可能是批准协议,也可能是无协议,或是继续延期,甚至是撤销“脱欧”。
脱欧能否成功延期悬而未决之时,英国央行在3月21日公布了最新的货币政策决议,维持政策利率、国债和企业债购买规模均不变,并强调了未来货币政策会根据脱欧的实际情况调整。
点评:
按照原定计划,英国将于3月29日脱离欧盟,但迄今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政府的脱欧协议仍未能获得英国议会批准。为避免英国无协议脱欧,欧盟上周决定再给英国政府额外两周时间对脱欧事宜进行决策。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此前曾向欧盟要求将英国脱欧日期从3月29日推迟至6月30日,但欧盟未予以批准,而是提供了两套方案供英国选择,并要求英国必须在4月12日之前做出抉择。这一决定不仅保护了欧盟自身利益,也给了梅再次为英国争取尽早脱欧的机会。
3月21日,出席欧盟春季峰会的27国领导人经过7小时漫长讨论后,最终决定同意梅政府提出的英国延期脱欧申请,但与梅期待的延期至6月30日不同,欧盟选择将4月12日作为新的脱欧节点,因为根据英国法律,这一天是英国部长们可以宣布参加5月底欧洲议会选举的最后一天。欧盟向英国提供了两套方案供选择:方案一,欧盟同意将英国脱欧延期至今年5月22日,但条件是本周英国议会需通过特蕾莎·梅所提出的脱欧协议。对迟迟难以说服议会和弥合英国内部分歧的梅而言,这一选项为她提供了一个短暂且宝贵的时间窗口来争取议会在第三次投票时对脱欧协议表示支持;方案二,若本周英国议会仍未能投票通过协议,则英国将必须在4月12日之前选择是否参加5月23日的欧洲议会选举。在4月12日前,如果英国表明参加欧洲选举,则英国仍将拥有包括有协议脱欧、无协议脱欧、长期延期脱欧或撤销脱欧协议的所有选项;如果未决定参选,则长时间延期脱欧选项将自动作废。
就在英国和欧盟在脱欧问题上始终难以达成共识的同时,其各自内部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在英国,一方面,以首相梅为代表的政府始终坚持希望带领英国尽早脱欧,并明确表示不会接受脱欧延迟到6月30日之后;另一方面,大量留欧派英国民众仍在不断进行最后努力。截至上周四,一份呼吁英国留在欧盟的在线请愿书已获得逾200万个签名并导致政府请愿网站瘫痪,并有逾100万人参加了反脱欧游行。
在欧盟,其对英国申请延期脱欧长达7小时的讨论凸显出欧盟内部对英国脱欧问题仍存在显著分歧。以法国总统马克龙为代表的强硬派欧盟领导人认为,除非英国从根本上重新考虑其脱欧政策,否则欧盟方面应排除英国脱欧日期延长的可能性。若英国本周不能批准脱欧协议,则将朝着无协议脱欧方向迈进。与此同时,以德国总统默克尔为首的欧盟领导人则表示,欧盟必须尽一切努力避免英国无协议脱欧。
目前来看,仍不能排除最后英国出现断崖式“硬脱欧”的风险。重重矛盾和风险下,上周英国央行议息会议不出意料地继续选择按兵不动。未来几个月内,英国央行在实施有限且渐进的加息计划方面将继续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市场对英国脱欧潜在可能及时间的预期不断变化,导致英国资产价格和英镑汇率持续显著波动;另一方面,脱欧不确定性继续拖累市场信心及短期经济活动。因此,英国央行在本次会议声明中重申,经济前景和货币政策将继续取决于英国脱欧的本质状况和时机,如果英国有序脱欧,则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将成为可能;如果无协议脱欧,则降息成为可能。在英国脱欧风险持续笼罩、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纷纷转向“鸽派”的情况下,预计今年英国央行加息概率较小。
4.日本:生产出口低迷,通胀有所下滑,近期不会推出额外刺激措施
生产方面,日本3月制造业PMI初值为48.9%,与上月持平。对外贸易方面,2月日本出口同比下降1.2%,较上月回升7.2个百分点,进口同比下降6.5%,较上月下滑5.9个百分点,贸易顺差3390亿日元。
通胀方面,2月CPI同比上涨0.2%,与上月持平,环比上升0.0%;核心CPI同比上涨0.7%,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1%。
东海东京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武藤弘明表示,随着笼罩在全球经济头上的“阴云”日益增厚,日本央行或将不得不采取措施,以避免日元在今年年中时走强。近期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日本经济面临下行风险挑战,但并未暗示会推出额外的刺激措施。
点评:
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作为出口型经济体,外需疲软正在严重影响日本的生产和出口,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一方面,制造业活动继续紧缩。日本3月制造业PMI初值为48.9%,与上月持平,连续两个月位于50荣枯线下方。从分项指数来看,产出创近3年最大降幅,新订单创2016年6月以来最大降幅,新出口订单再度恶化,供货延时进一步加剧。
另一方面,出口领域尽显疲态。2月份,由于向美国出口汽车、向泰国等亚洲市场出口钢铁大幅减少,日本出口同比下降1.2%,连续三个月负增长,且降幅超出市场预期,这将损害投资并妨碍薪资增长。
此外,日本通胀依然低迷。2月日本核心CPI同比上涨0.7%,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这主要由于国际原油及相关产品价格回落。若在核心CPI的基础上进一步扣除能源价格的影响,则物价同比上升0.4%,与上月持平。
2月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基础继续弱化,美联储、欧洲央行等世界主要央行纷纷展现鸽派立场,加之日美贸易谈判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对日本经济运行和物价造成负面冲击,日本央行面临继续扩大宽松规模的压力。但考虑到当前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金融机构盈利状况恶化等负面影响,黑田东彦表示,央行将会仔细权衡进一步宽松政策的利弊。这暗示扩大刺激政策的门槛将会提高,近期来看推出的可能性不大。
5.新兴市场:南非和俄罗斯央行按兵不动,但显露出转鸽迹象
3月19-20日,巴西央行召开2019年第二次货币政策会议。会议决定维持指标利率于6.5%不变,这是连续第8次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巴西央行重申,当前的经济状况需要刺激性的货币政策。巴西央行和金融市场预计2019年巴西经济增速分别为2.4%和2.28%,通胀水平为3. 9%。
3月22日,俄罗斯央行召开2019年第二次货币政策会议。会议决定维持关键利率为7.75%不变,若经济发展符合预期,央行2019年将可能降息,货币政策重返宽松立场。央行维持2019年1.2-1.7%的经济增速预期,将2019年底通胀预期由此前的5.0-5.5%降至4.7-5.2%。
点评:
进入2019年,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都开始转向鸽派。上周美联储确定2019年将全年不加息并提前中止缩表,南非和俄罗斯也在上周展现出明显的鸽派姿态。
南非央行重申当前的经济状况需要刺激性的货币政策。南非央行认为,近期经济活动数据不及预期,但是经济仍处于逐渐恢复的轨道上;发达经济体利率正常化风险减退,全球增长放缓风险加剧;通胀目前处于合理或舒适水平,由于经济产能利用不足导致通胀低于预期的风险,与改革不及预期加之新兴市场增长前景恶化导致的通胀加剧的风险是对称的。
俄罗斯央行表示,如果经济走势与基准情形一致,将有可能在2019年削减关键利率。俄罗斯央行认为,2-3月的通胀情况低于央行预期,短期的通胀风险已经减弱,将2019年底的通胀预期由此前的5.0-5.5%降低至4.7-5.2%,预计通胀将在2020年上半年回落至4%。增长方面,俄罗斯央行认为,经济已经接近潜在产出,消费需求变化和劳动市场状况不会产生过度通胀压力,投资活动增速温和,维持1.2-1.7%的2019年GDP增速预期不变。
随着美联储加息临近尾声、缩表进程中止,美元和美债利率对新兴经济体的“双收紧”效应消退。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初以来,新兴市场资本流入已经超过2018年后9个月流入规模总和。在此背景下,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将大为减轻,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国家加入宽松阵营。
二、国内财经要闻
1.深改委第七次会议:力戒基层形式主义,推进改革措施落实
3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当前,很多重大改革已经进入推进落实的关键时期,改革任务越是繁重,越要把稳方向、突出实效、全力攻坚,通过改革有效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继续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到突出位置来抓,坚定不移推动落实重大改革举措。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指导意见》、《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
点评: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乘势而上,推出一套有效解决基层形式主义问题的切实举措,加快推动金融、减税降费、营商环境、科技、法治、政府管理、教育、医疗、就业、环保等群众关注的改革举措落地,多解决一些基层牵肠挂肚的问题,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改革任务,科技部等七部门已联合指导推动试点工作,已经到改革目标的攻坚阶段。下一步应聚焦推进放权和完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内部治理,保证权力放得下、接得住。
人工智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典型特征,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有力抓手,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由之路,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结合点。要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动能,充分发挥两个大国的叠加和聚合效应。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治国济世莫不以农村、农民为重。加强和完善乡村治理,一方面要选好带头人,让致富能人成为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要把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打造一支素质能力突出、廉洁自律的农村干部队伍,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努力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推动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组建国有资本控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有利于打破行业纵向垄断,解决管网对第三方准入,给上下游创造公平准入的条件,进而形成整个行业的充分竞争,最终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解决能源结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司法行政各项业务的综合性顶层设计,旨在通过进一步整合司法行政业务职能和法律服务资源,统筹提供优质、便捷、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推动建设完备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对于全面提升国家和社会治理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法治化水平,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意义重大。
消防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的消防执法工作还存在审批难、执法随意、消防中介行业垄断和权力寻租等问题。要推动消防执法理念、制度、作风全方位深层次变革,打造清正廉洁、作风优良、服务为民的消防执法队伍,构建科学合理、规范高效、公正公开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增强全社会火灾防控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要力戒基层形式主义,深入调查研究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政策和制度设计;需要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解决问题的措施想得更周全一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推进重大改革落实,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亲自抓、带头干,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同时,继续把督察作为促进落实的重要手段,层层传导压力,但也要避免多头督察、重复检查,加重基层负担。
2.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减税配套措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府工作报告》责任分工,强调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明确增值税减税配套措施,决定延续部分已到期税收优惠政策并对扶贫捐赠和污染防治第三方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将旅客运输服务纳入抵扣,并把纳税人取得不动产支付的进项税由分两年抵扣改为一次性全额抵扣,增加纳税人当期可抵扣进项税。对主营业务为邮政、电信、现代服务和生活服务业的纳税人,按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政策实施期限暂定截至2021年底。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对政策实施后纳税人新增的留抵税额,按有关规定予以退还。相应调整部分货物服务出口退税率、购进农产品适用的扣除率等。
会议还决定,延续2018年执行到期的对公共租赁住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国产抗艾滋病病毒药品等的税收优惠政策。从今年1月1日至2022年底,对企业用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建档立卡贫困村的扶贫捐赠支出,按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据实扣除;对符合条件的扶贫货物捐赠免征增值税。从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底,对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点评:
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深化增值税改革的部署,围绕从4月1日起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和建筑等行业增值税税率的举措,会议提出了三项配套措施。一是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二是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符合相关条件的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从而减少企业被占用的资金,减轻企业融资压力,改善企业经营;三是完善出口退税政策、简化税制,对部分产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购进农产品适用的扣除率等进行调整。
3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考察,深入调研更大规模减税最新进展,了解下调增值税率的各项准备工作。随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事项的公告》《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和《关于发布出口退税率文库2019B版的通知》,对相关政策进一步加以明确,增值税改革进入操作环节。
同去年相比,今年增值税改革力度更大、落地时间更早,预计全年减轻市场主体税负超过8000亿元,制造业等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部分行业有所降低、所有行业只减不增,助力扩大投资规模、减轻消费者负担,顶住经济下行压力。
此外,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决定再推四项减税措施,包括延续部分已到期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符合条件的扶贫捐赠支出按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据实扣除、对企业符合条件的扶贫货物捐赠免征增值税、将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下调至15%,以支持改善民生和打好三大攻坚战。根据《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下一步,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低涉企收费等减负政策也将陆续推出,实现全年减税降费近2万亿元。
3.商务部:2019年将做好10方面外贸重点工作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3月18日,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表示,2018年,全国商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针对地方和企业的关注和诉求,推动出台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妥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全力推动外贸稳中向好。201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地位,对国民经济贡献进一步增强。
任鸿斌表示,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确定性更大,风险挑战更多,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同时,实现外贸稳中提质目标也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全国商务系统要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努力完成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外贸工作的决策部署,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点评:
2019年,我国外贸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内外部挑战。一方面,中美经贸摩擦、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等为国际市场需求带来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犹存和制造业步入主动去库存加大了外贸转型升级的压力。因此,2019年商务部将根据新形势变化,深入落实促进外贸稳增长的政策举措,促进国际市场布局优化、外贸商品结构优化、外贸贸易方式优化,为外贸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根据商务部进出口工作会议的部署,2019年外贸工作将从以下几个层面重点发力:
第一,2019年外贸要实现稳规模和提质量的发展目标。稳规模方面,要落实好中央的出口信保、融资信贷、贸易便利化等稳外贸政策措施,推动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增强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外贸经营主体发展信心,同时全力以赴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稳定外贸进出口规模。提质量方面,要大力促进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同时大力支持适应消费升级和供给提质的产品进口,包括关系民生的消费产品、新兴服务贸易以及有助于转型发展的技术装备等。
第二,要不断拓展贸易对象,开辟多元化进出口市场。尤其是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将拉美、非洲、东盟等新兴市场作为重点开拓的进口来源地。加快“一带一路”沿线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积极推进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区谈判,加快建设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此外,沿边省区要推动边境贸易改革发展,支持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建设,扩大边贸市场规模,打造贸易新增长点。
第三,要促进贸易模式创新升级。一是跨境电商成为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力量,稳步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复制推广试验区成熟经验做法,依托“跨境+电子商务”新型国际贸易方式,助推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为全球贸易提供新路径;二是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建设研发、采购、分拨、结算等功能性机构,由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拓展,推动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条延长和产业链高端延伸。
第四,大力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营造良好贸易环境。要构建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复制和推广自贸区创新经验,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大幅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同时,稳步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更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环境,不断放宽外商投资股比限制,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长度,建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外资对扩大进出口的推动作用。
4.1-2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7.0%,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4.6%
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104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415亿元,同比增长6.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9689亿元,同比增长7.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35114亿元,同比增长6.6%;非税收入3990亿元,同比增长10.8%。
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314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4078亿元,同比增长15.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236亿元,同比增长14.5%。
1-2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450亿元,同比下降2.3%。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12亿元,同比增长5%;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8838亿元,同比下降2.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047亿元,同比下降5.3%。
1-2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374亿元,同比增长1.1倍。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107亿元,同比增长1.4倍;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相关支出14267亿元,同比增长1.1倍,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2911亿元,同比增长1.1倍。
2019年1-2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7821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4560亿元,发行专项债券3261亿元;按用途划分,发行新增债券6961亿元(包括新增一般债券3883亿元、新增专项债券3078亿元),发行置换债券和再融资债券(用于偿还部分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下同)860亿元。
2019年1-2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7.6年,其中一般债券8.1年、专项债券6.9年;平均发行利率3.32%,其中一般债券3.34%、专项债券3.3%。
点评: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1-2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7.0%,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8.8个百点。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6.6%,较去年同期下降11.8个百分点,主体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增长较快,个人所得税、印花税、房地产相关税收增速明显放缓,反映出减税政策已开始落实;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0.8%,较去年提高14.3个百分点。
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前两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4.6%,较去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财政支出为年初预算数的14.2%,较去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从主要支出项目来看,1-2月份,城乡社区支出和交通运输支出同比分别增长23.1%和55.0%,较去年分别大幅加快,基建相关支出保持较高增速,是稳增长的重要发力点。
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明显回落。1-2月份,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2.3%,较去年大幅回落35.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5.3%,为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尽管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回落,但1-2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长1.1倍,仍保持高增速,这主要是通过盘活存量结余资金和扩大专项债支出所致。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加快。为提振经济,及早发挥政府债券资金对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重要作用,国务院提前下达部分地方债务限额,使得1-2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7821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7536亿元。今年拟安排地方财政赤字0.93万亿元,以新发地方政府一般债弥补,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元,预计今年地方债新增发行量将超过 3 万亿。
下一阶段,考虑到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并未减弱,叠加4月以后全年减税降费2万亿的逐步落地,财政收入增速将有所放缓;财政支出有望保持中高增速水平,继续托底经济;随着全国商品房销售增速的进一步放缓和房企资金压力逐渐加剧,土地市场会继续降温,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将承压,从而对政府性基金发力空间产生一定影响。
三、金融发展动态
1.美元指数大幅震荡,人民币汇率宽幅波动
上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由6.7167上调至6.6944,累计上调223bp。
在岸即期汇率由6.7117升至6.7060,累计升值57bp。离岸市场即期汇率由6.7135降至6.7236,累计贬值101bp。
一篮子货币方面,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均下跌。根据外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3月8日至2019年3月15日期间,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5.42降至95.20;参考BIS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9.13降至98.86;参考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5.53降至95.20。
点评:
上周,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尤其是周四,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调高251bp,报6.6850,创2018年7月17日以来新高,在岸即期汇率盘中一度升破6.67关口,创八个月新高。不过,周五人民币汇率快速回调,基本回吐周内涨幅,在岸即期汇率报收6.7060,全周累计涨幅仅57bp。
上周美元指数出现大幅震荡。周三,受美联储议息会议决议超预期鸽派影响,美元指数大幅下挫,失守96关口,刷新近6周低位。不过,其后市场快速消化鸽派声明,周五美元指数快速反弹。全周美元指数累计上涨0.07%。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主要受外部因素主导。自去年底以来,美联储逐步释放转向信号,3月议息会议鸽派信号更加强烈,全球资金应声而动,大量抛售美元多头头寸,资金向新兴市场回流趋势明显,人民币也因此而再获升值动力。此外,美联储鸽派货币政策带动美债收益率下滑,促使中美利差再度走阔,吸引了更多海外资金加仓人民币资产套取无风险利差收益。目前,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已扩大至约60bp,为去年9月以来的新高,相较于去年11月24bp的历史低点显著回升。这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减少,货币政策操作空间进一步打开。
展望下一阶段,在人民币外部压力有所缓解的背景下,中美贸易谈判将成为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下周,莱特希泽、姆努钦将应邀访华,刘鹤副总理也将于4月初应邀访美,中美双方经贸团队保持快节奏、短间隔的密切联系,反映出双方对于快速推进解决贸易问题的积极态度,有利于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同时,市场普遍预期我国经济或将于二季度企稳,也对人民币走势形成支撑。预计人民币汇率将会继续保持双向波动、区间稳定的总体态势。
2.资金面短松长紧,季末效应显露端倪
上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呈结构性收紧,货币市场利率短降长升;债券市场收益率比较平稳。
资金投放量方面,上周央行开展1100亿元逆回购,逆回购到期200亿元,实现净投放900亿元。3月18日有3270亿元MLF顺延到期。
货币市场方面,各期限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短降长升,其中R001上下行8bp至2.67%,R007下行14bp至2.78%,R014上行77bp至3.68%,R021上行2bp至3.27%,R1M上行1bp至3.30%。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中14天和21天期利率上行,其中DR001下行4bp至2.62%,DR007下行10bp至2.66%,DR014上行39p至3.11%,DR021上行5bp至3.11%,DR1M下行3bp至2.95%。各期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短降长升,其中Shibor001下行4bp至2.62%,Shibor007下行7bp至2.66%,Shibor014上行35bp至2.97%,Shibor1M上行7bp至2.88%,Shibor3M上行4bp至2.84%。
利率债方面,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3bp至3.11%,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持平于3.62%。信用债方面,10年期3A+级中短期票据收益率下行1bp至4.29%,10年期3A级铁道债收益率持平于4.30%,10年期3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1bp至4.43%,10年期3A级城投债收益率上行1bp至4.56%。
点评:
上周资金面总体呈现短松长紧格局。周初由于税期扰动依然存在,加之周一逾3000亿元MLF顺延到期,隔夜和7天期资金略有收紧,但后续短端资金面很快恢复充裕水平,一方面由于央行连续两个交易日开展逆回购以缓解税期资金紧张局面,另一方面和税期高峰渡过及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暂时放缓有关,而14天期及以上的资金利率则显著上行,主要由于机构已开始提前布局跨季资金。
本周资金到期压力不大,但季末将面临MPA考核压力,虽然财政支出季节性投放力度加大有助于缓和流动性紧张,但投放时间节点的不确定意味着季末资金面的短时收紧仍有可能出现。不过从更长时间段来看,央行坚持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和货币政策外部掣肘减弱等因素将保证流动性无忧。
美联储3月利率决议决定按兵不动,点阵图显示今年加息次数的预期缩减至零,同时明确今年9月末停止缩表,并下调了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利率决议公布后美元上涨动力减弱,全球流动性拐点来临。这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全球金融环境,缓解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和资本流出压力;另一方面使我国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降低,从而能够更加专注于国内均衡,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在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较高的背景下,预计2019年仍有降准1~2次的可能。同时随着全球货币政策逐渐走向弥合,央行启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可能性也有所提升。
近年来商业银行面临核心存款增长承压、负债成本抬升、理财业务缩量等突出挑战,对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银保监会于2018年5月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新引入净稳定资金比例、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和流动性匹配率三个量化指标用以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构建了较完备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近日,银保监会又发布《商业银行净稳定资金比例信息披露办法》,要求适用净稳定资金比例监管要求的商业银行严格按照规定的频率和内容披露净稳定资金比例相关定量数据与定性信息。这是我国首次明确商业银行净稳定资金比例信息披露细则,也是对国际监管规则相关要求的进一步落实。披露办法的推出,将强化商业银行流动性监控,督促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从短期来看,这一办法仅为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指标的披露要求,对流动性冲击较小;从长期来看,这是形成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将推动商业银行优化期限配置,完善流动性管理体系,促使银行更好地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
附:上周重要数据
1. 1-2月银行结售汇月均逆差大幅收窄。2019年2月,银行结汇1039亿美元,售汇1189亿美元,结售汇逆差150亿美元。1月银行结售汇顺差121亿美元,为七个月来首次转为顺差。国家外汇管理局发言人表示,因受春节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月度数据波动较大,将1、2月份外汇收支数据综合起来看会更加客观准确。1-2月,银行结售汇月均逆差15亿美元,较2018年下半年月均水平收窄87%;非银行部门涉外收付款月均顺差283亿美元,2018年下半年为月均逆差100多亿美元;2月末,外汇储备余额较2018年末上升175亿美元。
2. 1-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5%,较去年同期回落8.8个百分点。1-2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10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第二产业用电量70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用电量19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8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
3. 央行一季度问卷调查银行家和企业家经济信心有所回升。《2019年第一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36.4%,比上季回升2.0个百分点,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为70.1%,较上季回升1.6个百分点。《2019年第一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一季度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34.1%,较上季回落1.3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69.2%,较上季回升1.4个百分点,但仍为近一年多来的次低水平。
4. 1-2月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56.6亿美元,同比下降6.9%。1-2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8个国家和地区的1416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56.6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29.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76.3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6.8万人,2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6.6万人。相关主管部门办理新设和并购类对外投资企业618家,中方协议投资额98.8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对外投资企业614家,中方协议投资额93.7亿美元;金融类对外投资企业4家,中方协议投资额5.1亿美元。
这里未来可能是本区域最专业的产业·金融·商贸知识库
东 吴 财 经
DONGWU CAIJING
全球视野|区域资源
聚焦苏州实体产业、金融、消费,专为创新者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