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数据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创业创新 > 区域发展周报
区域发展周报

“中国制造”明星城市!苏州、无锡、东莞、佛山,谁更有潜力?

发布时间:2018-08-03

【导读】东吴财经,立足苏州,专注于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的研究,求其变,知其不变。东吴财经团队将持续的从区域维度、产业维度、民生维度、国际维度等对比苏州和其他值得学习的城市,为苏州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我们依然希望,东吴财经的每一篇文章、每一篇报告、每一本书,都淳朴、大方、谦卑、有力量。


8895621.jpg

苏州迷人风景


苏州、无锡、东莞、佛山四个经济总量排在前列的明星地级市,发展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彼此都是传统地级市,都靠近一线城市,也都曾靠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璀璨无比。


现在这几个城市,虽也算不上落寞。但是由于外需萎缩导致订单量骤减,以及,由于近几年在政策上,大力扶持诸如武汉、郑州、成都等内陆省会城市,一大批省会城市开始崛起。相比之下,这些个过往的明星地级市,似乎没了那么吃香。


我们可以看下这几个城市从1980年到2017年的GDP变化情况:

1.png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公报,制图:城市竞争力


若从经济底子来看,可以看出长三角的无锡、苏州均强于位于珠三角的东莞跟佛山。而且这四个城市在1980-2017都有着极为相似的成长路线:


1980-1995年:属于城市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其中苏州率先完成资本积累。


1995-2011年: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一方面国内在政策上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政策。另外,随着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进出口规模也开始陡增,其中最受益的就是早期已经完成原始积累的外贸型城市,这四个城市中的东莞、苏州就当属此类。


2011年-2017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需求量开始下降,中国沿海城市出口量收缩,中国开启了由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时代。除了深圳、广州、上海等城市外,大多数沿海城市开始下滑。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苏州,当年苏州的经济实力仅次于一线城市,2005年苏州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之后,是继上海之后第二个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越万亿的城市。如今苏州虽然仍是最牛地级市,但经济实力已经下滑了好几个名次(先后被天津、重庆超过,退居全国第7位)。


从长周期来看,现在这几个过往的明星地级市,均面临着艰难的转型困境。因为过往这几个城市大多都是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要想在短时间内转成以第三产业结构为主,不大现实。而且又不可能像杭州、深圳等城市一样去发展信息经济、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所以整体来看各有各的苦恼。


苏州、无锡、东莞、佛山,这几个过往都曾创造过辉煌的城市,在未来历史长河中,是走向没落,还是能够重创辉煌? 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各种具体经济指标中,来管中窥豹。


四兄弟相似又不似


2011年-2017年,可以说是苏州、无锡、东莞、佛山这几个城市最为艰难的几年,都在不断再转型的路上寻找突破口。我们从“小学生人数”、“资金总量”、“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等不同维度可以看出这几个城市在发展/布局上的一些差异。


一、小学生人数

2.png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单位:万人)


从小学生人口变化来看,其中有较大人口基数且增速也十分出色的城市是苏州跟东莞其中苏州小学生人口增长最为迅猛,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州的外来人口,苏州外来人口比例,除了深圳以外,估计也没得几个城市比苏州要多了。


苏州2017年常住人口超1000万,但户籍人口仅691万。而且,苏州的外来人口以青壮年打工者居多,其中高中以下学历占比达到70%,本科学历以上的仅不到10%,说明去苏州制造行业务工的人群,仍然是主力军。


四个城市中,增速上排在第二的是东莞,也十分出色,东莞的小学生人口增长情况是仅次于广东省内的深圳,若是拿到全国范围去比也是佼佼者。所以,从小学生人数这一维度来看,苏州、东莞均优势明显。


二、财政收入

3.png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单位:亿元)

再看下财政收入,它基本反映的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各种政府规划建设的经济能力,也就是说,往往谁的财政收入高,谁就更有底气。


从上图中也可以看出,优势最为明显的还是苏州,且呈现出“碾压之势”,苏州的财政大致等于=东莞+佛山+无锡。总体来看,长三角的制造业大都市要比珠三角的制造业大都市要赚钱的多。这跟京沪深的城市定位有很大的关系,上海是国内的金融大都市,更多的还是发展第三产业,比如金融业跟服务业,所以第二产业往往溢出到了周边城市,广州、深圳虽然也有存在这种情况,但是溢出效应相对上海还是要弱得多。


三、资金总量、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量、产业结构比例


资金总量:

4.png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单位:亿元)


工业增加值:

5.png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单位:亿元)


进出口总量:

6.png


产业结构变化:


东莞:2011年-三大产业比例为0.4:50.2:49.4。2017年-三次产业比例为0.3:47.4:52.3。

佛山: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8:63.6:34.6。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5:58.4:40.1。

无锡: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8:54.2:44.0。2017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3:47.2:51.5

苏州: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5:55.6:42.9。2016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4∶47.2∶51.4


将资金总量、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量、产业结构比例四个指标放到一起看,就能够很直观的看出这几个城市的“吸金能力”,以及产业调整情况。


无论是资金总量、工业增加值还是进出口总量,其中苏州与其他城市均呈现出量级的差别。苏州与东莞、佛山、无锡相比,东莞、佛山、东莞、无锡有的依靠大城市,强大的制造业等优势,苏州差不多都有。


比如苏州作为上海的后花园,高度开放的经济体制,发达的乡镇工业,大量的吸引外资,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融合和带动等这些都是苏州高度发达的重要原因(东莞、佛山也都有)。但是,苏州还一个重大优势,是其他几个城市没办法比的。根据2017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苏州排到了第三位,苏州的港口,对苏州的贸易出口无疑是很大一加分项。

7.png

上图:2017年国内港口吞吐量排行


在产业结构上,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东莞和苏州。东莞是四个城市中率先(2015年)将产业结构调整为“三二一”的城市,其次是苏州和无锡(2016年),实现产业机构“三二一”的布局。


在四个城市中,也许佛山才称得上制造业的坚定守望者东莞、苏州、无锡在第二产业有了雄厚基础以后,基本上都会着重去发展第三产业。但是佛山与其他几个城市就不大一样,佛山第三产业,7年时间仅增长了6%不到,与其他城市相比,相差甚远。


佛山一直是中国制造业重镇之一,甚至说没有之一。佛山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家具制造和电器,南方家具是中国家具市场中最大的基地,而佛山顺德区更是这片区域的最强输出者。


因为如果不看佛山制造业的输出量或者GDP额,佛山在这一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和他媲美。当然,这也足够说明了佛山产业过于单一曾经,佛山与广州一直被称之为,制造业上的“难兄难弟”,因为既没抓到“创新”、又没吃上“金融”的奶酪,使得两个城市在过往的城市分析中,受尽委屈。


2016年时,国务院会议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并出台《中国制造2025》以实现制造业强国目标,其中广州、佛山均在示范城市名单中,这对于广佛来说,无疑也是一重大机遇。


苏州与东莞的“瑜亮”之争


综合来看,这四个城市中,最值得看好的还是苏州与东莞


东莞中国唯一夹在两大一线城市之间的地级市,而且与深圳、广州直接接壤,两个超级城市的交流必须经过东莞,所以东莞的物流行业极为发达。

另外,因为深圳面积很小,外溢资源必然会很多,从人口流动情况来看,东莞可能成为深圳辐射下的最好居住地;从产业上来看,东莞能够很好承接深圳的溢出产能,从而巩固莞深产业地位。


过去提到东莞,很多人印象中可能反应的关键词,是色情服务业、代工厂扎堆……的确,东莞曾作为“世界工厂”的代名词之一,一度以低端制造业为主,在金融危机来袭时,一度遭遇困难时期。


但是随着近些年的转型,尤其是深圳企业谋扩张的大背景下,东莞这个世界工厂正在悄然崛起,实现从低端制造到高端制造的升级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的强势崛起,是拉动东莞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华为和东莞本土民营企业OPPOvivo成长为中国智能移动终端市场前三名企业


这里必须要安利一下了,东莞是国内最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华为终端、步步高、宇龙通信、欧珀移动等4家大型手机生产企业,而步步高、欧珀移动两家手机企业正是东莞长安本土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


如今东莞智能手机出货量2.3亿台,约占全国半壁江山,约占全球的17.7%。世界上生产的每100台智能手机中,就有18台是“东莞制造”。特别是OPPO,现在已经成为三四线城市手机市场的大杀器,如今已基本上超越小米,成为国产手机的新王者。


当前东莞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对经济增长拉动明显,原因我看就两个字:创新。

另一个值得看好的城市就是苏州。

苏州最大的特征就是底子厚, 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八十年代末期苏州人均就突破了800美金。另外苏州因为有临近上海的优势,快速发展经济。最早期的苏南模式,其实就是以苏州的发展为样板,所以我们从就算从1980年的GDP情况来看,也可以看出苏州的底子要比其他几个城市要好得多。


苏州的快速发展也一度被外界称之为“苏州模式”,并被各地争相模仿,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思路和招商引资方法至今仍被一些地方沿用。然而近几年外部全球经济低迷,内部土地日渐不足,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这些都让苏州经济风光不再


第一,受市场需求疲软影响,目前多数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下降,传统产业低迷态势短期内还难有好转。


第二,,在工业疲软的同时,有效投资也严重不足。


第三,作为外贸出口大市,目前苏州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国际市场需求尚未根本改善,主要出口市场均呈负增长,占全市出口份额超五成的美国、欧盟、日本等三大主体市场,增速缓慢。


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苏州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反映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汇率波动、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供应不足等四大问题


,苏州的转型升级,要完全像杭州、深圳等城市去发展信息经济、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不太现实,也没有这样的客观条件。


正如一位朋友说的,苏州的企业除了外资,大部分都集中于纺织、服装、钢铁、冶金、化工等传统领域,前期资本投入密集,回收期又长,无形中戳中了苏州民企的硬伤:股权融资意愿低,直接融资不活跃;过度依赖短期债务融资,短债长投导致企业负重前行,而内需疲软又降低了产能利用率,进而降低了投资效益,如此恶性循环,谈何发展。


以OPPO、vivo为代表的东莞民企,颇具“老黄牛”精神,专注主业,持续创新,就像他们的国产手机,手机市场这块大蛋糕近几年来可谓炙手可热,想来分走一块的企业随处可见,有的用吆喝赚足了眼球,有的用新鲜的商业模式俘获了资本,当然,也有企业选择默默耕耘,集中精力打造产品。事实上,手机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仍是这台小小手机背后的企业基因。


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加上依附上海这个“大腿”,苏州的长远发展更值得看好。苏州最大的局限性就是低行政地位+没机场+没啥科教资源,若是能够把这些短板给补齐,未来发展上限更是不可估量。


地产误国、实业兴邦!

只有中国制造强大才有经济的雄起

为苏州、无锡、东莞、佛山等中国脊梁点赞!

(编辑:巨匠的午后)

这里未来可能是本区域最专业的产业·金融·商贸知识库


东  吴  财  经

DONGWU CAIJING

全球视野|区域资源

聚焦苏州实体产业、金融、消费,专为创新者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