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数据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创业创新 > 区域发展周报
区域发展周报

《东吴财经区域发展》(2018.4.28-5.4)

发布时间:2018-05-10

【导读】东吴财经,立足苏州,专注于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的研究,求其变,知其不变。东吴财经团队将持续的从区域维度、产业维度、民生维度、国际维度等对比苏州和其他值得学习的城市,为苏州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我们依然希望,东吴财经的每一篇文章、每一篇报告、每一本书,都淳朴、大方、谦卑、有力量。


内容结构


一、本期焦点

1. 国务院:将企业开办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

2. 发改委印发《2018年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点任务》

3. 广东自贸区获批开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试点

4. 南昌、呼和浩特等多地接连发布人才新政

5. 央行:公布一季度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表 

二、各地动态

(一)战略新规划

1. 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

2. 长三角强化产业协同成世界级城市群

3. 上海全力打响“四大品牌”,专项行动计划正式印发

4. 广东列出乡村振兴“时间表”,大力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园

5. 河北出台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

6. 黑龙江印发推进全省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二)改革新实践

1. 财政部发文要求加强地方预算执行管理、加快支出进度

2. 江苏省出台18条举措促供应链创新

3. 山东构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协调推进体系

4. 湖北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启动

5. 云南:国家级开发区将全面试点“证照分离”改革

6. 沈阳取消调整16项审批事项,压缩项目建设审批时限

(三)开放新举措

1. 生态环境部:搭建“一带一路”绿色供应链合作平台

2. 京津企业联手打造“跨境仓”

3. 河北省正式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四)发展新动向

1. 国办:对2017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

2. 生态环境部向20市发督办函,要求公开督办问题清单

3. 福建出台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实施意见

4. 海南从5月底开始组织开展百日大招商(项目)活动

5. 太原出台《关于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

6. 广东将分类整治“散乱污”企业

7. 广州市通过2018年版产业用地指南

8. 合肥市推出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财政奖补措施

(五)银行新机遇

1. 6条地铁PPP项目被财政部要求整改,涉资约1688亿元

2. 上海将组织制定提升金融服务能级行动方案

3. 辽宁省将每年整合10亿元资金支持突破辽西北产业发展

4. 上海市首家住房金融服务中心开业

三、本周区域数据一览

1. 全国31省区市月度经济数据



一、本期焦点


1.国务院:将企业开办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

5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采取措施将企业开办时间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会议指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任务,深化“放管服”改革,解决营商环境中存在的企业开办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低、环节多、时间长等问题,有利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会议确定,进一步简化企业从设立到具备一般性经营条件的办理环节。一是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除特别规定外对企业名称不再实行预先核准。二是将公章刻制备案纳入“多证合一”事项,申请人可自选公章制作单位。三是对已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企业不再单独进行税务登记、不再单独核发社保登记证,压缩发票申领和参保登记时间。今年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要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一半以上,由目前平均20多个工作日减至8.5个工作日,其他地方也要积极压减企业开办时间,明年上半年在全国实现上述目标。

会议确定,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南京、厦门、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贵阳、渭南、延安和浙江省等16个地区开展试点,改革精简房屋建筑、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和所有类型审批事项,推动流程优化和标准化。


点评:

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聚焦“优化营商环境”这一议题,这主要源于我国在世界营商环境的总体排名仍处于中等水平,与当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在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释放经济发展潜力方面,我国还有很大的改革红利释放空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解放生产力、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工作内容。在我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建立稳定公平、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对于解决企业投资不能投、不愿意投、不敢投和往哪儿投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提出了具体目标与要求,并特别对工程建设审批效率低这一饱受社会各界诟病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这充分显示出政府紧扣“放管服”改革这一“牛鼻子”,不断加快职能转变,通过最大限度地简政放权,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未来在落实相关具体措施过程中,仍需地方政府积极有为。长期以来,许多地方政府更习惯于“抓项目”,但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各地既要不忘“抓项目”的老本事,更要学习“造环境”的新本领,由过去追求优惠政策“洼地”,转为打造公平营商环境的“高地”。既要在“放”上下更大功夫,也要善于加强监管和优化服务,下大功夫、真功夫,让市场主体感觉到营商环境的切实优化。

具体来看,为扎实做好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未来可从三方面落实国务院部署和要求:一是加快推进“多证合一”基础上的信息共享,进一步加强企业登记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部门间信息互联共享;二是着力推进网上并行办理的工作模式,改造传统的办理模式,推动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积极协调各部门简化办事流程;三是大力推进办照和办证全程电子化,全面深化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大力推进办证全程电子化。

  

2.发改委印发《2018年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点任务》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2018年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点任务》,围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城乡融合、全面开放、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改革,明确了天津滨海新区、山西省、辽宁沈阳经济区、黑龙江“两大平原”、上海浦东新区、浙江义乌市、福建厦门市、湖南长株潭、广东深圳市、重庆市、四川成都市等12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8年重点改革任务。

文件要求,各试验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制度创新,注重系统集成,着力推动实施一批有力度、有影响、含金量高的重大改革举措,率先破除一批关键环节的体制障碍,探索形成一批新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点评: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设立的承担国家层面综合性改革任务的试点地区。2005年以来,国家先后批准了12个试验区,根据不同情况、针对不同任务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将改革风险和试错成本控制在一定区域之内,做到平稳有序推进改革进程。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要求,推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新时代实现新突破,发改委印发文件,明确了试验区2018年重点改革任务。

一是要全面落实简政放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化综合监管执法体制改革,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环境;二是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三是要加快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多规合一”制度,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四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通过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地方税体系、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改革个人所得税等,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五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六是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教育文化体育等改革,充分释放社会领域巨大发展潜力;七是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更加有效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3.广东自贸区获批开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试点

4月2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同意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开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试点。4月2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召开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试点政策解读会,详细解读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实施细则》。

广东自贸区南沙、横琴片区内符合条件的试点企业合法资本项目外汇收入(主要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境内企业外债资金和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调回资金等)在用于境内支付使用时,银行无需事前、逐笔审核资金使用的真实性证明材料,可凭试点企业提交的《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业务支付命令函》直接为其办理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手续。同时,外汇局将加强事后核查检查和监测分析,以此促进资金便利、合规流动。


点评:

今年3月,深圳外管局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率先推出了资本项目收入支付审核便利化试点,对于满足试点条件的企业从境外收入的资本金、借入外债以及境外上市调回资金,可凭支付指令直接办理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手续,不再需要事前提交真实性证明材料。深圳前海地区是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在资本项目开放、跨境人民币业务、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深化等领域有诸多全国领先的创新案例,因而此次试点首先在前海开展具有基础条件。

距前海放开试点月余,外管局将试点进一步拓展至广东自贸区的广州南沙新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这标志着自贸区内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再进一步,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未来形成向全国复制推广的经验奠定了基础。

本项试点的推出对我国深化改革开放进程具有重大意义:第一,从企业层面来看,在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意愿结汇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支付环节的审核流程,将大大提高企业使用境外资金的效率,便利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改革促发展;第二,从政府层面来看,外管局对资本项目收入使用的审核要求近年来已在逐步放宽,从要求严格审核发票过渡到可自行决定真实性审核要求的单据,同时使用范围也大幅放宽,此次试点进一步将此前部分银行试点开展的“先支付、后抽查”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模式进行规范化,在管理模式上从事前审核转向事后监管核查,是简政放权的落实,有利于优化自贸区营商环境,提升对外资的吸引力;第三,从市场层面来看,这是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要一步,对助推金融业扩大开放、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4.南昌、呼和浩特等多地接连发布人才新政

随着今年以来全国多地陆续公布“人才新政”,地方“抢人大战”不断升级。5月2日,江西省会南昌市与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分别发布了自己的人才新政。

南昌市宣布将建立全市人才分层分类体系,按照人才能力水平和业绩贡献,将高层次人才分为国内外顶尖人才(A类)、国家级领军人才(B类)、地方级领军人才(C类)、高级人才(D类)。对全职引进或新培育的A、B、C类人才,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奖励补贴。A、B、C类人才可免租入住人才公寓,在南昌首次购买商品住房的,A类人才按300平方米标准给予全额购房补贴,B、C类人才给予购房款50%、最高分别200万元、100万元购房补贴。在落户上,南昌提出为中专及以上高校毕业生、取得国家承认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青年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实施“零门槛”按需落户。此外,南昌还推出了创业就业资助、高学历人才每月生活补贴、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奖励补贴等一系列政策。

呼和浩特市对外发布了《呼和浩特市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若干措施(试行)》,将大力集聚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积极吸引大中专学生在呼落户就业创业,重点培育各类本土人才,建立引才奖励制度,深化校地交流合作,并搭建纳贤引智的平台等。在落户方面,凡具有普通全日制中专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均可凭毕业证、身份证、户口簿来呼和浩特市办理落户手续。全国在校大学生凭学信网学籍证明和身份证可在线落户呼和浩特。

除了南昌和呼和浩特,此前还有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汉、西安、南京、长沙等城市先后出台各类人才引进政策,优待力度也是不尽相同。


点评:

2018年以来各地陆续发布人才新政,“抢人大战”不断升级,反映出中国城镇化大背景下的城市与城市发展的竞争,其核心是对人才吸引力的竞争。而各地对人才的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主要来自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我国已由人口规模增长过渡到人口质量提升的阶段,随着近年来我国生育率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和占比均在下降,我国15-64岁人口比重已从2010年的74.5%下降到了2017年的71.82%;与此同时,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重则逐年上升,到2016年已达到12.9%。面对劳动人口的减少,各地对人才质量的渴求更加旺盛。

二是我国地区间高学历人口的分布不均,以往人才基本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地,如北京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达到超过45%,而许多中西部地区仅为10%左右。资源分布不均更加引致中西部城市的“求贤若渴”。

三是一线城市近年来的“人才溢出”效应带来难得机遇。一方面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新规划出台后,对未来人口总量实施严控,另一方面2015年以来一线城市房价大幅上涨,年轻人生活成本大幅提高,使得一线城市出现“人才溢出”现象,这为许多“新一线”“准一线”和“二线龙头”城市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四是短期人才的流入也使一些城市尝到甜头,激励效应更为明显。尽管各地人才新政主要着重于长远发展,但短期的激励效应也十分明显,尤其人口净流入对房价的推动作用很强,包括杭州、武汉、长沙、西安、重庆等地近一年来房价涨幅均领先全国,与其人口的持续流入关系密切。而房价上涨对于地方政府的税收、土地出让收入等财政来源都有直接促进作用。

未来,随着中国人口规模增速放缓,劳动力占比下降,劳动力尤其是高质量人才将不断稀缺,在一线城市承载力资源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准一线和二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加大,而对人才的争夺也将更加激烈,预计尚未出台人才新政的省会城市也将很快跟进。


5.央行:公布一季度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表

5月2日,央行发布2018年一季度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表。数据显示,江苏、广东、浙江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位居各地前列。具体来看,江苏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269亿元人民币,广东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754亿元人民币,浙江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822亿元人民币,北京以3797亿元位居第四。此外,海南、新疆、宁夏三省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居后三位,分别为155亿元、220亿元、240亿元。

2.png


点评:

整体来看,31省区市2018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总计为5.4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09万亿元,呈现“两多一少”趋势。一方面,对实体经济投放贷款同比多增,2018年一季度各地区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总计增加4.58万亿元,同比多增1940亿元,共17个省区市贷款同比多增。同时,受年初以来债券发行利率逐步回落以及非标渠道融资受限的影响,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需求上升,2018年一季度各地区企业债券共计净融资5168亿元,同比多增6766亿元。另一方面,表外融资明显减少,2018年一季度各地区委托贷款从去年同期的增加5373亿元大幅回落至减少3374亿元,共有30个省区市较去年同期增量下滑;信托贷款增加1374亿元,同比少增501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597亿元,同比少增4180亿元。

从各地区对比情况来看,社融增量较去年同期增加的共有8个省区市,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北京、浙江和四川,其中北京增量达到1459亿元;而上海、山东和安徽社融规模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三个地区的社融增量减少规模均在1000亿元以上,其中上海减少幅度达到2727亿元,同比降幅达到54%。

值得注意的是,融资区域不平衡状况依然严峻。东部地区社融增量占各地社融增量合计的比重为55.2%,较去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而东北地区社融增量占比从去年同期的5.1%进一步下滑至3.6%。同时,社融规模增量较高的省区市仍然集中在东部地区,集中度有所提高。2018年一季度社融增量规模最大的省区市依次为江苏、广东和浙江,三地增量分别为6269、5754和4822亿元,接近各地总增量规模的1/3,较去年同期上升约4个百分点。

    

二、各地动态


1.战略新规划


 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

5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2018-2025年)》的通知。《规划》在总结近年来中国海洋渔业发展状况和渔港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25年全国沿海渔港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总体目标、区域布局和建设内容,并与相关专项规划进行了衔接协调,将作为各地区开展沿海渔港建设工作的基本依据。

根据《规划》内容,中国将建设中心渔港64座、一级渔港85座,渔船安全避风容量从14.53万艘渔船增加到21.43万艘渔船,有效避风率从10级避风水平的43%提升到11级避风水平的70%,推动形成10大沿海渔港群、93个渔港经济区,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新增万亿产值的产业规模,成为渔业的增长点和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

其中,10大沿海渔港群规划为:辽东半岛、渤海湾、山东半岛、江苏、上海-浙江、东南沿海、广东、北部湾、海南岛、南海,依托现有中心渔港、一级渔港及周边其他渔港,根据各地区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城镇发展、海域岸线分布,建设形成93个渔港经济区,推动产业集聚、人流集聚和各种资源要素集聚,进一步繁荣区域经济,为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长三角强化产业协同成世界级城市群

近日,由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联合组建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负责研究拟订长三角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及体制机制和重大政策建议,协调推进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项目,统筹管理合作基金、长三角网站和有关宣传工作。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近期主要任务是研究制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2018年长三角合作工作计划》,并着力协调解决省际合作重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路径研究,推动改革试点经验复制共享等。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通过三省一市的共同努力,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表现出以上海作为核心、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决心。


上海全力打响“四大品牌”,专项行动计划正式印发

4月24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力打响“四大品牌”推进大会。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强调,打响“四大品牌”是上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国家战略、着眼未来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打响品牌”四个字,“打”就是要有措施、有行动,“响”就是要在国内外叫得响,“品”就是要质量高、品质好,“牌”就是要有竞争力、影响力。要找准主攻方向,聚焦重点发力。

“上海服务”重在提高辐射度。《全力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加快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优势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了打响“上海服务”品牌的推进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到2020年,“上海服务=优质服务”的感受度和认知度全面加强,形成一批名企、名家、名师、名校、名医、名院、名胜、名展、名赛、名节、名会等,“上海服务”成为国内外驰名的金字招牌和城市名片。

“上海制造”重在彰显美誉度。《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   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建设全球卓越制造基地的总目标,为上海加快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打下坚实基础。让“上海制造”技术更先进、制造更智能、产品更高端、品牌更响亮。

“上海购物”重在增强体验度。根据《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将从消费贡献度、消费创新度、品牌集聚度、时尚引领度以及消费满意度五方面着手,建设成为全球新品首发地、引领国际消费潮流的风向标和人们向往的“购物天堂”。到2020年,上海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将保持在60%以上,外来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30%以上,新兴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上海文化”重在展现标识度。充分用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激发上海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成更加开放包容、更具时代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广东列出乡村振兴“时间表”,

大力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园

4月26日,广东省召开全省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认真落实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东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对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

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会上强调,要立足发展全局,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解决广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之策,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落到实处,让乡村尽快跟上全省发展步伐。广东各地各部门要树立鲜明目标导向,拿出“走在全国前列”的气魄和行动,全力以赴落实乡村振兴各项任务。并给出了广东全面部署乡村振兴工作的时间表:广东要确保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改变。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会上强调,要抓住关键,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广东省乡村自然资源和岭南文化优势,突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河北出台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

日前,河北省政府印发《河北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将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多领域互动、多要素联动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7%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件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00家。

河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按计划,未来3年,河北将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着力推动区域创新,强化创新人才支撑,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主要任务。”计划提出将推动雄安新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建设。围绕培育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争取国家制定出台支持雄安新区科技创新改革的政策措施。按照国家部署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努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区。

同时,计划提出将建设各具特色的协同创新载体,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计划。着力吸纳承接北京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省级每年至少支持50项京津重大科技成果在河北省转化应用,到2020年,京津技术输出成交额中河北占比力争达到10%,基本形成“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格局。


黑龙江印发推进全省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近日,黑龙江印发推进全省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到2020年末,实现中药种植、研发、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全省中药材种植和抚育面积达到150万亩,建成全省中药材交易中心和中医药产业园;全省医药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增加值18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新增一批医药知名品牌产品,建立完善现代营销体系,营销能力大幅提升。医药产业在全国的排名整体晋位提升。

行动计划提出了三项重要任务。一是推动医药存量企业创新提升。提升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支持医药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加快医药新品种生产。积极发展化学药品制剂,加快发展中药生产,大力开展生物工程药物创制,积极发展北药种植。三是着力培育构建现代市场新体系。加强医药营销和流通体系建设,健全医药产业质量安全体系。

   

2.改革新实践


财政部发文要求加强地方预算执行管理、

加快支出进度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近日发布《关于加强地方预算执行管理   加快支出进度的通知》,从加快下达转移支付预算、推进财政存量资金的统筹使用、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等方面,要求各地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快支出进度。

《通知》提出,今年以来,各地区扎实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和改革各项工作,预算执行管理不断加强,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

《通知》强调,有一些地区存在支出进度较慢、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力度不够、暂付款规模较大等情况,造成财政资金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

《通知》还提出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地方预算执行管理、加快支出进度,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最后《通知》要求,各级财政部门收到上级转移支付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抓紧分解下达到本级有关部门或下级财政。据实结算等特殊项目的转移支付,采用分期下达预算方式的,应当合理设定分批次下达数,最后一期的下达时间不得迟于预算执行当年的9月30日;采用先预付后结算方式的,应当按照预计数全部下达,预算年度终了时应当及时办理结算。要切实加强预算执行跟踪分析,对执行进度较慢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采取收回资金、调整用途等方式,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亟需资金支持的领域。


江苏省出台18条举措促供应链创新

据新华日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培育一批包括供应链核心企业、服务企业和终端企业在内的供应链骨干企业,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在千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4家,进入全国供应链百强的领先企业15-20家。形成一批供应链新技术和新模式,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显著提升,重点产业建成智慧供应链,基本建立绿色供应链体系,有效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跨界融合共享的供应链生态初步形成。供应链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争创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意见》提出18条重点措施,包括:以供应链创新促进江苏省优势产业发展,推进制造业协同化、智能化,发展基于供应链的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江苏省建筑业竞争优势,加快供应链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推动流通业创新和转型,推进流通与生产深度融合,提升供应链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组织体系,加强农业支撑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积极倡导绿色供应链,推动绿色制造,推行绿色流通,建立逆向物流体系;努力构建全球供应链,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提升供应链全球竞争力。


山东构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协调推进体系

山东省确定聚焦“十强”产业和“放管服”、高层次人才、重大基础设施三大支撑,构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协调推进体系(简称“10+3”协调推进体系)。根据部署,“10+3”协调推进体系涉及的每个产业、每项任务均由1名省级领导牵头,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牵头抓总。

根据部署,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将力争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逐步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此次构建的“10+3”协调推进体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统领,聚焦“十强”产业和“三大支撑”,运用工程化的办法,建立统分结合、责权明确、运转高效的协调推进体系,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压实责任、强力推进,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坚实保障。

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于高素质产业,山东着力在做优做强做大十强产业上实现新突破。根据此次发布的《建立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协调推进体系的工作方案》,对十强产业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绿色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等传统改造升级形成的产业,山东将逐一构建“6个1”的推进体系,即:1名省级领导牵头,1个专班推进,1个规划引领,1个智库支持,1个联盟(协会)助力,1只(或以上)基金保障。


湖北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启动

4月25日湖北省人社厅透露,湖北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湖北省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

突出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湖北省将注重考察各类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履责绩效、创新成果、实际贡献,把品德作为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结合不同岗位、不同职业特点,分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标准。同时,建立以同行评价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注重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丰富评价手段,科学灵活采用考试、评审、考评结合、考核认定、个人述职、面试答辩、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不同方式,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根据方案,湖北省将在六大重点领域推进改革。一是改革科技人才评价制度。建立健全以科研诚信为基础,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二是科学评价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人才。注重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相统一,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人才评价体系;三是健全教育人才评价体系。把教书育人作为教育人才评价的核心内容,分类推进高校、职业教育、技校、中小学(含幼儿园)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四是改进医疗卫生人才评价制度。强化医疗卫生人才临床实践能力评价,完善涵盖医德医风、临床实践、科研带教、公共卫生服务等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五是创新技术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分专业领域建立健全工程技术人才评价标准,着力解决评价标准过于追求学术化问题,重点评价其实际能力和业绩;六是完善面向企业、基层一线和青年人才的评价机制。


云南:国家级开发区将全面试点“证照分离”改革

根据云南省日前印发的《关于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滇中新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8类共18个国家级开发区被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试点,进一步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意见指出,云南将复制推广上海市浦东新区改革试点成熟做法,根据实际分别采用“直接取消审批、由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制、提升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强化准入监管”等适当管理方式,清理规范各类许可。

对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政相对人能够自主决定,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有效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的事项,取消行政审批,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允许企业直接开展有关经营活动。

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综合监管体系,提升监管效能,推进事中事后监管由“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加快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信息共享。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


沈阳取消调整16项审批事项,压缩项目建设审批时限

为进一步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投资建设项目落地,沈阳市5月1日起开始实行《沈阳市进一步优化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实施办法(试行)》,重塑流程、压缩审批时限。

根据办法,沈阳市取消调整16项审批事项。其中取消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备案、施工合同备案及部分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等6项服务事项;调整需分期投产或使用的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等10项服务事项,加快项目审批手续办理进程。

实行告知承诺办理。以取得土地使用权(一般性经营用地项目)或先期确定项目主体作为建设项目“门槛”,原则上工业项目主体承诺按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建设,即可“准入”实施建设。除可提前进场施工外,还允许建设工程项目分阶段申请竣工验收,使建设工程项目可分阶段投入使用,项目尽早产生效益。落实“先批后审”,将技术审查从行政审批剥离并后置,政府部门负责程序性审批,技术审核交由专业机构把关。

改革后,沈阳市一般性经营用地项目,从用地规划许可到取得施工许可政府部门审批时限为24个工作日(含公示时间)。非新增用地建设项目在项目类型确定后,直接进入项目立项或施工许可环节,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政府部门审批时限为2-9个工作日。

    

3.开放新举措


生态环境部:搭建“一带一路”绿色供应链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绿色供应链合作平台4月27日由生态环境部宣布成立,旨在促进“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绿色发展,推进各国开展绿色供应链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4月28日召开的“一带一路”绿色供应链合作平台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生态环境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别涛表示,绿色供应链已纳入绿色发展的范畴,成为协调环境与经济的重要桥梁,绿色供应链制度体系建设也将进一步完善。

“一带一路”绿色供应链合作平台由生态环境部指导,是由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联合相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社会组织自愿发起并成立的综合性、国际性、非盈利性合作组织。该平台将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具有影响力的行业协会、企业等作用,联合有志于推动绿色供应链工作的国内外合作伙伴,收集并分享绿色供应链管理相关信息,开展政策研究、标准制定、技术示范、交流推广等工作,务实推动地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与合作。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副主任周国梅表示,“一带一路”绿色供应链合作平台的成立及运作,将有力推动“一带一路”绿色供应链交流与合作,促进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助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京津企业联手打造“跨境仓”

4月28日,天津东疆国贸公司与北京挖酒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强贸易代理、仓储物流、海外酒庄联合服务、酒品销售及市场推广等全方位合作,联合打造“跨境仓”项目。

“跨境仓”是将在天津自贸区内建立的酒类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是跨境贸易中心、仓储物流中心、信息交换中心、交易撮合中心以及投融资支持中心。在跨境仓项目中,挖酒网通过互联网平台优势和供应链整合能力以及渠道下沉等优势,将负责外商入驻,产品引入,对接线上线下进行项目运营推广,以及大数据支持,云仓储开发等服务。东疆国贸负责海运航线管理及配套仓储物流服务。

天津东疆国贸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建立酒类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将进一步降低采购、物流、仓储等环节成本,为京津冀乃至中国北方地区广大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进口葡萄酒商品和服务。


河北省正式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5月1日起,河北省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首批选择石家庄机场、秦皇岛北戴河机场、秦皇岛港作为离境退税口岸。境外旅客在雄安新区安新县江轩商贸有限公司和雄县天奕商厦有限公司等46家商店购物可享受离境退税政策。离境退税政策在河北省正式实施后,将积极拉动境外旅客在河北省购物消费,进一步提升河北省旅游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境外旅客申请退税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境外旅客离境日距最后入境日未超过183天;离境日距退税物品购买日不超过90天;同一境外旅客同一日在同一退税商店购买的退税物品达到500元人民币;退税物品尚未启用和消费;所购退税物品由境外旅客本人随身携带或随行托运出境。

离境退税的物品包括服装、鞋帽、首饰、电器等共21个大类324种。需要特别明确的是,食品、饮料、水果、烟、酒、汽车、摩托车等,不享受离境退税政策。境外旅客在正式对外开放并有退税代理机构的口岸离境时,退还发票金额(含增值税额)11%的增值税,其中包含由退税代理机构收取的2%的退税手续费,境外旅客实际得到9%的增值税退税优惠。

具体办理流程为:境外旅客在退税商店购买退税物品需要离境退税的,应在离境前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及购买退税物品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向退税商店索取《离境退税申请单》,经海关验核签章后,向退税代理机构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即可办理退税。

下一步,河北省将逐步扩大离境退税政策实施范围。   


4.发展新动向


国办:对2017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通报,对2017年落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深化创新驱动、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5个省(区、市)、82个市(地、州、盟)、116个县(市、区、旗)等予以督查激励,相应采取24项奖励支持措施。这是自去年建立督查激励长效机制以来,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开展的第二次督查激励工作。

此次督查激励的地方名单共24组,典型性和示范性较强,充分体现了鼓励主动作为、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包括吉林省长春市、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宁波市、湖北省武汉市、陕西省富平县等20个市(地)、县(市、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山西、上海、福建、河南、重庆、四川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促进外贸继续回稳向好及落实外资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北京、山西、江西、广东、陕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安徽、江西、湖北、广西、四川、贵州、西藏、新疆完成扶贫开发年度计划、减贫成效显著、综合评价好;福建省龙岩市、山东省日照市、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环境治理工程项目推进快,重点区域大气、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等。

与去年相比,今年在保持原有24项激励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正向激励力度,提高了激励措施的“含金量”。如,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省份,在以工代赈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对地方水利建设投资落实较好、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完成率较高的省份,每个省增加安排1000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相应减少地方建设投资规模。对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的市,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发展数字经济及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政银企合作等相关工作中予以优先支持。此外,对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创造典型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督查表扬的地方,继续给予“免督查”的激励措施。


生态环境部向20市发督办函,要求公开督办问题清单

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即“2+26”城市为期一年的强化督查已经结束,生态环境部近日向北京、天津等20个市政府发出组建后首批督办函,同时移交了督办问题清单。生态环境部要求收到督办问题后2个工作日内公开信息,否则或将量化问责。

生态环境部要求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督办问题整改落实工作,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加大工作力度,严格规范要求,确保督办的各类问题按要求完成整改。对督查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及时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对类似问题,举一反三,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尚未开展或推进缓慢的工作,认真查找原因,倒排工期,加快推进。对排查不彻底,虚报、瞒报整改完成情况,擅自降低任务要求,上报材料弄虚作假等问题,要严肃问责,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

对督办后仍推进缓慢的,整改落实不到位的,应当立案处罚而未处罚的,虚报、瞒报问题突出的,未按《信息公开方案》要求公开相关信息的,以及其他纳入量化问责情形范围的,生态环境部将依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量化问责规定》提出问责建议。


福建出台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实施意见

日前,福建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实施“十百千万”工业互联网工程,培育不少于10个工业互联网行业示范平台和100家以上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不少于1000个“互联网+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推动上万家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着力构建以网络为基础、平台为核心、安全为保障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到2020年,福建省要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发展体系,初步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

意见提出,要夯实网络基础,加速普及光纤网络,推进低功耗广域网城乡普遍覆盖,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水平;深化福州、厦门、泉州、莆田、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发挥福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作用,推动信息港发展;促进企业网络全面连通,推动工厂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互联互通。

意见明确,要打造平台体系,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工业企业按需购买云服务,降低一次性投入成本;支持工业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进一步降本增效。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财税支持、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中小企业各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共享制造资源,开展供需对接、供应链集成、众包众筹等创新型应用。


海南从5月底开始组织开展百日大招商(项目)活动

据海南日报,5月1日,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当前经济工作。会议决定,从5月底开始组织开展百日大招商(项目)活动,以此为标志,拉开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全球招商序幕。

会议指出,要把百日大招商(项目)活动作为全球招商的“开场锣鼓”和启动阶段抓好抓实,放眼全国全球相关领域,主动作为、精准招商。要把百日大招商(项目)活动作为海南吸引全国全球的人才、投资、产业、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各类市场要素的重要载体,既招商引资,又招项目、招产业、招园区、招高新技术,特别要立足海南实际制定人才政策,充分发挥海南的独特优势,用项目引才、用企业引才、用产业引才,循序渐进、多措并举、完善配套,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通过百日大招商(项目)活动启动“百万人才进海南”引才战略。


太原出台《关于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

据新华社报道,太原市近日出台《关于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明确对企业研发投入给予补助,补助额度最高可达300万元。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太原近年来不断加快转型步伐,动作频频。此次出台的意见明确,将以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年销售收入达到300万元(含)以上且年度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4%(含)以上的企业,按其研发费用的10%给予补助,最高200万元。

对研发试制填补国内空白重大新产品的企业,按该产品近三年研究开发费用的10%(属军民融合按20%)给予补助,最高300万元。

同时,太原市还明确,将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对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的企业给予20万元补助。对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补助。


广东将分类整治“散乱污”企业

广东省环保厅近日组织编制了《广东省“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方案显示,广东将排查摸清全省“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底数,并按照停产关闭、整合搬迁、整改提升等方式实施分类整治。

“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指的是不符合国家或广东省产业政策,不符合当地产业布局规划,不能稳定达到排放标准,未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或登记手续的工业企业(场所)。

广东省环保厅调查发现,广东各地近年来陆续开展“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综合整治工作,但全省“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清理整治数量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部分地市政府对整治工作重视不够、底数不清、力度不强,致使“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进展缓慢、成效甚微。

方案显示,广东今年重点整治城市交界区域、工业集聚区、村级工业园“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2019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全省“散乱污”企业(场所)综合整治工作。

方案要求,广东各地要按照停产关闭、整合搬迁、整改提升三种方式分类制定处置清单,建立整改销号制度,依法整改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并按时向省直对应责任部门备案,做到“关停要坚决、搬迁有去处、整改有标准”。


广州市通过2018年版产业用地指南

4月27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广州市国土规划委联合组织修编的《广州市产业用地指南(2018年版)》。本版《指南》的印发实施,将对深入推进广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提高产业用地管理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指南》主要内容包括限制/禁止用地项目目录、产业用地布局指南、工业用地指南、现代服务业用地指南、基础设施用地指南、社会事业用地指南和附件共七部分。适用于广州市域范围内各项新建项目,改、扩建项目可参照执行。对工业31个大类、现代服务业11个大类、基础设施13个大类、社会事业6个大类设置容积率、投资强度等用地控制指标,为各类用地项目提供控制标准。

与以往的版本相比,本版《指南》新增两大部分:产业用地布局指南与指南使用指引。其中,产业用地布局指南明确各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方向,为新增产业用地项目提供选址参考。鼓励、引导新增产业用地项目进入相应产业集聚区内集聚发展,发挥经济规模效应。

本版《指南》还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从严设置各项用地控制指标,并在现代服务业用地指南中新增土地产出率指标;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在现代服务业用地指南中新增会展业、现代生物与医疗服务业等门类,并设置用地控制标准。

另外,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和国家、省、市最新的产业发展政策,本版《指南》对限制/禁止用地项目目录也进行了调整优化。


合肥市推出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财政奖补措施

合肥市近日推出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财政奖补措施,其中,对所出租房屋为个人自有住房的,房东每平方米每年可获奖励12元。

出租房屋的租赁企业、中介机构、个人均可申请该补贴。《合肥市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奖补对象为合肥市辖区内住房租赁合同已在合肥市住房租赁交易服务监管平台登记备案的出租自筹住房的租赁企业、提供住房租赁经纪服务的企业、自行出租自有住房给他人自住的个人,且其住房在租赁监管平台出租备案,住房出租行为已依法纳税。

根据奖补办法的规定,对于租赁企业,当年累计出租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每平方米每年奖励10元。对于提供住房租赁经纪服务的中介机构,当年累计出租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每平方米每年奖励1元。对自行出租自有住房的个人,按照出租面积每平方米每年奖励12元。

合肥市房产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家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工作的城市之一,合肥市推出了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财政奖补措施。近年来,合肥市坚持政府主导、市区联动、社会参与、资源共享,积极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奖补办法的发布实施,是合肥推动落实该住房制度系列举措之一。下一步,随着租赁监管平台的优化升级,企业、个人的奖补申请审核通过后,该笔补贴可直接发到企业、个人银行账户,操作流程将会变得极为简单方便。

    

5.银行新机遇


 6条地铁PPP项目被财政部要求整改,

涉资约1688亿元

4月27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规范管理的通知》,直接将84个PPP项目剔除出国家级示范项目名单,并要求另外存在瑕疵的89个项目抓紧督促整改,这其中就包括了6条地铁PPP项目涉及资金1688亿元。这6条地铁分别是北京地铁轨道交通16号线和14号线,投资额分别是495亿元和445亿元。云南省昆明市轨道交通4号线和5号线工程项目,投资额分别是266亿元和193亿元。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162.78亿元。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项目,总投资126.1亿元。

财政部称,北京地铁16号线、14号线、徐州地铁1号线整改原因是主体不合规。昆明地铁4号线整改原因是主体不合规,运作不规范。昆明地铁5号线整改原因是主体不合规,运作不规范,未按规定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论证。苏州地铁1号线是因为运作不规范,未按规定进行信息公开而被要求整改。

根据《通知》,坚持政企分开原则,加强PPP项目合同签约主体合规性审查,国有企业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不得代表政府方签署PPP项目合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不得作为社会资本方。

财政部要求,对于上述存在瑕疵的PPP项目请有关省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督促整改,于6月底前完成。逾期仍不符合相关要求的,调出示范项目名单或清退出项目库。


上海将组织制定提升金融服务能级行动方案

上海市金融办相关人士在上海市政府5月3日举行的“四大品牌”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全力打响“上海金融”品牌,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能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着力构筑新时代上海金融发展战略优势,上海市金融办将按照“上海服务”三年行动计划总体要求,组织制定“提升上海金融服务能级行动方案”。

据介绍,方案将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提升上海配置全球资源能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紧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等目标,围绕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着力提升金融要素市场定价权,以自贸试验区为突破口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以科技金融为重点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该人士表示,打造“上海金融”品牌,提升金融中心话语权,将围绕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环境等主题,从四方面推进有关工作:一是以提升金融市场功能为依托,打造金融市场定价品牌,增强金融市场辐射力。二是以开放创新为引领,引导和培育金融机构品牌,打造全方位服务体系。三是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打造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品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四是以风险防范为底线,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引导高端金融人才集聚等。


辽宁省将每年整合10亿元资金支持突破

辽西北产业发展

近日,辽宁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联合制定的《加快突破辽西北发展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印发。从2018年至2020年,辽宁省每年将整合财政资金10亿元,用于突破辽西北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进工作。

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辽西北地区(阜新市、铁岭市、朝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将突破辽西北纳入到辽宁省“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加快推进,并制定印发了《加快实施突破辽西北发展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为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项目牵动和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辽宁省发改委联合省财政厅印发了《暂行办法》。

据了解,辽宁省每年投入辽西北三市的10亿元资金,将遵循“突出特色、择优扶持;总额控制、结构调整;强化监管、注重绩效”的原则,重点用于发展辽西北三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牵动作用的工业、旅游和现代物流等产业。

另外,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根据《暂行办法》规定,将对在辽西北地区各类企业及县级以上科研院所(不含机关事业单位全额拨款在编人员)就业或创业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及本科毕业生,年龄在35周岁以下,并承诺在辽西北地区就业创业5年以上的,在辽西北地区当地购房给予一次性人才安家补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对从辽西北地区以外引进的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的专业人才,企业落地后给予人才一次性住房补助不超过15万元。


上海市首家住房金融服务中心开业

4月28日,上海市首家住房金融服务中心在建设银行上海市浦东分行正式开业。

上海市民在建设银行住房金融服务中心,可以享受存房、租房、租赁贷款、住房贷款、消费贷款、公积金等“一站式”住房金融服务。客户除了可咨询办理传统的住房贷款和公积金业务外,更可体验全新的房屋租赁服务。对于有闲置住房的,可通过存房业务,盘活家庭房屋资产,实现不动产财富管理;对于有租房需求的,可通过CCB建融公寓进行线上选房、线上签约,有融资需求的还可现场办理“按居贷”、“租房贷”和租金分期等服务,升级居住条件,体验全新租赁生活。

同时,建设银行还将通过建行集团与经租、经纪公司联手,提供全链条、全方位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集聚社会各方优势资源,合力打造住房服务生态圈。

建行上海市分行相关人士表示,住房金融服务中心的设立,是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利用住房消费场景和线上线下渠道,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用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满足客户各类住房金融需求、提高客户资产收益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下阶段,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还将选取优质住宅社区周边、租赁房源丰富区域的网点,通过升级改造,打造一批住房金融服务特色网点,重点培育住房金融业务服务能力,围绕住房租赁业务链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便广大住房租赁客户就近享有住房金融配套服务。


三、本周区域数据一览


1.全国31省区市月度经济数据

3.png

(编辑:巨匠的午后  )

【东吴财经】立足苏州,专注于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的研究,求其变,知其不变。但不仅仅是一个团队,而是智库平台。我们依然希望,东吴财经的每一篇文章、每一篇报告、每一本书,都淳朴、大方、谦卑、有力量。

这里未来可能是本区域最专业的产业·金融·商贸知识库


东  吴  财  经

DONGWU CAIJING

全球视野|区域资源

聚焦苏州实体产业、金融、消费,专为创新者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