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创业创新 > 苏州商业观察
苏州商业观察

【沙钢股份】“沙钢之路”,沈文荣的钢铁梦

发布时间:2017-10-25


360截图20171025153013408.jpg


文 |  沈石声  来源 | 节选自《沈文荣的钢铁梦》  编辑 | 东吴财经,转载请注明出处

钢铁工业是具有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特征的支柱产业,又与原材料供应和运输条件两大因素紧密相关。我国的大中型国有钢铁企业的发展,无不与这四大条件相连相关。

 资金,最为重要

先看鞍钢。地处煤海和铁矿山之中,鞍山地区已探明铁矿石储量约占全国储量的四分之一。周围还蕴藏着丰富的菱镁石矿、石灰石矿、粘土矿、锰矿等冶金工业难得的辅助材料。中长铁路穿过市区,邻近的大连港、营口港、鲅鱼圈港与海外相通。通过几代鞍钢人的不懈努力,成为我国的钢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国防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绩。改革开放后,先后获得数百亿元的股票上市融资、债转股以及重点技改资金低息贷款,使得老钢都再获新的动力,2014 年达到年产钢3434.8 万吨。鞍钢的另一“产品”,是向众多的国有钢铁企业输送了大批技术人才,为我国众多国有钢铁企业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条件。

再看武钢。是清朝后期的大冶铁矿基地上发展起来的,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其1.7 米轧机项目是“文革”中毛主席拍板、周总理指挥的唯一重大项目。也是在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获得数百亿元“三项重大资金”后,跃上千万吨级钢铁企业行列的,2014 年产钢3305.29 万吨。它坐落“九省通衢”的武汉市东郊的长江南岸,拥有宝贵的长江水运条件。

安徽省的马钢。也是在拥有铁矿、煤矿及长江水运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同样在“三项重大资金”支撑下,于2006 年达到年产钢1091.24 万吨,2014 年产钢1890.29 万吨。

中国钢铁业的“大哥大”宝钢。众所周知,其数百亿元的巨额创建资金来自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尚处于“囊中羞涩”的国库,是“全国人民支持的宝钢”。而其后获得的国有企业“三项重大资金”的份额也独占鳌头。国家投入宝钢的资金早就超过了千亿元,2014 年宝钢的年产钢达4334.67 万吨。宝钢在国内钢铁企业中首家拥有优越的海运条件,拉近了与原材料和市场的距离,促使宝钢有效地融入国际化经济。

其他重量级国有钢铁企业如包钢、唐钢、太钢、攀钢及邯钢,也都是在丰厚的或特有的原材料基地上建立起来,也都是得到了“三项重大资金”支持后跃上大型钢铁企业行列。至于首钢,则是国家投入近千亿资金,迁到拥有海运条件的曹妃甸,亦迈入千万吨级钢厂行列。

细析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应是资金,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国外也是如此,无论是韩国的浦项,还是日本的新日铁、川畸;无论是美国的纽柯,还是欧洲的阿塞洛,不是国家投资,就是银行借贷。而印度米塔尔兼并欧洲阿塞洛,则完全是资本运作。外来资金的划拨和借贷,在钢铁企业尤其是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这几乎成为钢铁企业发展中一个铁的规律。

打破这一规律的唯有中国的江苏沙钢集团,这不是它主动打破的,是“被逼”打破的,因为沙钢集团在发展中没有得到国家拨款,没有获得股票上市、债转股以及重大技改低息贷款的优惠。前期二十八年几乎没有获得银行固定资产投入贷款,主要靠自己筹资,以滚雪球形式自我发展起来,而且是高速发展起来。用了三十年时间发展成千万吨级钢铁企业,这在国内唯一,在国际上也没有!

其实沙钢也得到过银行支持。一是1989年的“永新”项目,在香港方合作者的帮助下,获得中国银行和香港金城银行的1000 万美元的设备贷款。二是在2002 年开始国家银行贷款政策放宽,沙钢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先后贷到了几十亿的宝贵资金,高效率、高质量地搞成了650 万吨板材项目,使沙钢跃上千万吨级的规模和水平。虽然前者是境外合作者所为,后者为“迟来的爱”,但也足以看到资金在沙钢的发展中起到的重大作用,也足以见到沙钢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达到了匪夷所思的水平。

从结果看,沙钢的发展是个奇迹,从过程看,沙钢之路给人们留下许多深深的思考。

在改革开放中茁壮成长

粉碎“四人帮”以后,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小平同志又派出了谷牧率领的考察组,到西欧考察了好几个月,了解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是什么。他还亲自到日本访问考察,进行第一手调研。

当中国人民还沉浸在粉碎“四人帮”的欢乐之中时,他们已总结出了两个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致命原因。一个是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以后,还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伤害了数以百万计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干部,乃至更多的知识分子和无辜平民,一而再、再而三地挫伤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另一个致命原因,就是沿袭了苏联的计划经济的那套做法,使生产关系严重地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同样极大地挫伤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对于第一个“挫伤”,中央很快做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工作上”的重要战略决策,并随之进行了对“文化大革命”中冤假错案的平反,对数十万“右派分子”的平反,以至对整个历史时期一切“左”的观点和错误做法的“拨乱反正”。很快,“阶级斗争为纲”的那套“极左”思潮和行为,就如过街老鼠那样不得人心。虽然其思潮还时有泛起,但总体上看已不成气候。

对于第二个“挫伤”,中央做出的决策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就是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将国民经济的发展,由计划经济改变到遵循经济规律的市场经济轨道上去,分配制度也要由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向真正意义上的“多劳多得”改变。开放,就是积极引进外商、外资和国外的项目,以补充资金、技术的不足,进而引入国际上的先进理念,同时为我国经济融入国际化创造条件。虽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艰难的过程,但是,在邓小平的英明指挥下,还是比较快地、强有力地向前推进,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沙钢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得以发展壮大的。

正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是国有企业、不列入国家计划序列的沙钢,得不到当时几乎全是计划供应的煤、矿石等钢铁工业主要原材料,更买不到从高炉到转炉的主要钢铁生产设备,只能搞些小电炉,以废钢和大厂丢弃的冷条做原料,小打小闹搞些低级建筑钢材。

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国家逐渐放开从原材料到钢材的计划供应,放开了钢材的计划价格,才使沙钢从5 吨电炉发展到10 吨、20 吨,从生产普通的圆钢到螺纹钢、窗框钢,并在窗框钢上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占据了全国70% 以上的市场份额,赢得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桶金”。

这“第一桶金”是国家推行“改革”的结果,而让沙钢“插上腾飞的翅膀”,则是“开放”的结果。

沈文荣早就向往国外先进的短流程生产线,可是,国家没有相关开放政策,只能是“空想”。正是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国家做出沿海十四个城市对外开放,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大力提倡发展外向型经济,在中华大地吹拂了开放的春风。沈文荣就是沐浴着这股春风,于1989 年开始,得以从国外引进“第三次革命样板”的“短流程”项目。开放的春风越吹越强,沈文荣引进的步伐越来越大,引进项目的水平越来越高。“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事情想都想不出。”沈文荣如是说。

在同样改革开放的大气候下,为什么沈文荣能获得如此出色的业绩?这就是因为沈文荣领悟改革开放精神的内涵,领略市场经济的真谛,探索出正确的市场经济之路。改革开放,只有走市场经济之路,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国家改革开放是一步步开展,一步步深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之中。当沙钢还没有享受到国有企业所享受的优惠政策时,尤其是资金方面的优惠政策时,沈文荣没有怨天尤人,也不是止步不前,更不寻租权力,走旁门邪道,而是充分运用现有的方针政策,挖掘一切潜力,脚踏实地

地在市场经济的大道上开拓前进。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发展高招。

高招之一,就是瞄准规模效益,走专业化、集约化之路。

这是没有计划调拨权益的集体企业,在发展初期采用的发家本领。沈文荣深知,在刚刚开启的市场这个大赛场上,与国有大企业竞争,不可能取得“团体冠军”,那就力争拿个“单项冠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沙钢早期的“钢窗料之战”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战略选择的正确:只有捏紧拳头专做大厂不愿做,小厂又做不好的钢窗产品,走上专业化、集约化道路,才能不断提高、发展、壮大,夺取全国单项冠军,取得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这一招看似浅显简单的发家本领,却被沈文荣用至今日,屡试不爽,成了看家本领。沙钢电炉生产的钢材,虽然相当部分仍为建筑用钢,以及中档的金属制品用钢,然而,三十多年来,沈文荣将电炉钢发展成年产700 万吨的规模,长期牢牢占据着“全国冠军”的地位,而赢得了竞争的主动权。由于这两类钢材的市场需求的迅猛上升,利润空间不比高档次的板管材低,沙钢因此而赢得了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高招之二,就是瞄准可持续发展,走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关系之路。

在当厂长之初,沈文荣得改革之力,大刀阔斧地改革了大锅饭的分配方式,制订和不断完善了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分配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创造出许多喜人的成绩。这也是沙钢获改革之益的一个重要方面。随即,沈文荣为了沙钢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根本利益,从沙钢的实际出发,不断科学地调整分配与积累的比例,保证了沙钢的可持续发展。

沈文荣深切地感悟到,许多兄弟钢铁企业之所以先后倒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处理好生产与投入、分配与积累的关系。那些倒闭的兄弟企业,往往在企业形势好时,过多地分配给个人,有的甚至吃光、用光、分光,没有留足足够的技术改造、发展生产的资金。对集体、民营企业而言,这方面的资金得靠自我积累。因而,尽管沙钢的经济效益在同行业、同地区始终是名列前茅,其工人和干部的工资水平都不是最高的,只是处于平均水平的稍稍偏上。年年有所提高,并不迈大步。

直至今天,沙钢的人均创利税、人均产钢量均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而全厂职工的平均年收入仅为国有大厂的一半水平。

这样做的结果,对沙钢在自我筹资发展中的强力支撑,对源源不断的沙钢式的技术改造,对沙钢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其作用毋庸置疑。

所以,沈文荣说,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好政策、好气候,就没有今天的沙钢。这话发自肺腑,实事求是。

所以,徐匡迪对沈文荣说:“你要好好感谢邓小平,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才有今天的沙钢。”这话一语中的,实事求是。沈文荣充分用足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方针政策,没有迟疑,没有浪费。

在科技创新中快速腾飞

沙钢的成功,还在于沈文荣从“主政”开始,就对科学技术顶礼膜拜,奉为至宝。他虽然只有初中学历,却对“知识就是力量”印象深刻,才有了这个农村小青年,与锦丰镇上的“大知识分子”、中学老师陆洪才成为忘年交的佳话。邓小平复出后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大会:“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使得已经当上沙钢“二把手”的沈文荣,也发出了“科学的春天来了”的强烈共鸣。对设备技术落后的沙钢,前进的目标已经清晰。

沙钢前进的目标,就是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而引进的目标是世界一流水平的设备与技术。这样才能跨越式地改变沙钢落后二三十年差距的局面。因而,沙钢在短短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内,从一个作坊式小厂,迅速成为世界一流水平设施装备的千万吨级现代钢铁企业,犹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缺技术少人才的沙钢怎么才能真正做到依靠科技进步呢?他们从国内外钢铁产业的实际出发,率先走出了“引进—消化吸收—改造创新”之路。这是一条行之有效,卓有成效的“捷径”。从75 吨电炉开始,到90 吨电炉,到先进的炼钢、连铸、连轧的配套,到买进一个长流程的综合钢厂,使科技创新的战略决策真正落到实处。

这中间成功的关键有两条:一是引进的项目一定要选准;二是引进项目不能照搬照套,而是一定要消化吸收,落实到改造创新上。

在引进项目的选择上,沈文荣始终坚持要从本厂实际出发,要瞄准市场需求这两条,使沙钢的引进项目,个个成功,项项创效。

而要做到消化吸收,改造创新,则必须破除对国外的迷信,树立自尊自信。他们在决策、引进、设计、建筑安装、新设备操作等各个环节上,当主人不当奴隶,处处贯穿了消化吸收、改造创新的精神,因而才有了“第三次革命样板”及“亚洲第一炉”引进成功的壮举,才有了75 吨电炉和90 吨电炉生产线的实际产量大大超过设计产量的罕见成绩,才有了建高炉专供电炉的热装铁水新工艺,才有了高炉与转炉的铁水“一包到底”的“界面技术”的成功,才有了以少有的低代价引进二流水平的旧设备,将其改造成一流水平长流程,年产钢能力达650 万吨综合钢厂的奇迹……

所有这些成果,都是国内率先或唯一的,国际上也是绝无仅有或少有的,使沙钢从中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其依靠自筹资金跃上千万吨级钢铁企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沙钢的科技创新,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企业管理:瞄准成本最低化,走科学管理之路没有资金支撑的集体、民营企业,办企业可谓如履薄冰。奋力拼搏挣钱的同时,还得千方百计降低成本。这就得靠管理,靠脚踏实地的科学管理。

在某种意义上看,沙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