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思考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创业创新 > 读书与思考
读书与思考

《天道》丁元英:如何一眼洞穿事物本质?

发布时间:2021-05-09

640?wx_fmt=jpeg

丁元英,仅仅用霸道总裁、深藏不漏、大智若愚的高人来形容,是远远不够的;

赞他一句「凡人之力,比肩神明」也不为过。

整个故事中,丁元英只做了一件事——

那就是以小博大,剑走偏锋,在早已格局成型的音响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用他自己的话说,让庙王村的人扒着井沿看上那么一眼;

 

640?wx_fmt=jpeg


丁元英与芮小丹的爱情,则是这场商战的前菜与饭后甜点,爱情戏的存在,不过是带观众理解这个角色的一扇门。

 

丁元英的个人优势,主要有两点:

一是能够直达事务本质的思想力,二是能够主动摆脱低效事件的行动力。

前者决定了他的决策能力,后者决定了他的执行能力。

 

640?wx_fmt=jpeg


因此,他能一早能算准音响界一哥林雨风终有威胁自己生命的一天;

也能在早餐店老板误会状况下,再额外付一份饭钱。

 

640?wx_fmt=jpeg


恰恰正是这两点能力,是当今社会所谓成功人士的核心能力。

能够做出有效决策,进而以高效率执行力推动决策,是我们这种时代所谓成功人士的必备能力,也是成功与否的决定性条件。

 

谈思想洞察力,做起来不易,需要极其缜密的逻辑分析能力,才能一眼看穿一件事情的本质。

故事中丁元英一开始在德国操作私募基金,割大陆人的韭菜(在内陆跟他打配合的就是好友韩楚风),这就是他一眼洞穿大陆金融的本质,所以能够一再得手(这种事情在九十年代不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从狼嘴里夹肉吃。

 

640?wx_fmt=jpeg


后来丁元英操作王庙村和格律诗音响,也是通过资料研究,一眼洞穿市场真正竞争对手是林雨峰,利用并隐藏王庙村的真正优势,断定林雨峰会冒险跟进格律诗的市场策略,从而进入自己布下的市场死局,完胜林雨峰。他想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的诸葛孔明,敌人每一步路,每一手棋,与他事先所想,分毫不差。

 

640?wx_fmt=jpeg


格律诗公司,具体是这么运作的——

首先,组建公司;

其次,以扶贫的名义压榨农民;

接着,让叶晓明带着音响去德国参评,获得似顶尖而非顶尖的证书;

与此同时,刘冰在国内做公关工作。

以上几部,都是为了次年的音响展览会;

丁元英所谓的“杀富济贫”就是借林雨风「乐圣」音响,给「格律诗」搭台;

用与其相同的品质,价格却低到近一半。

展览会上,格律诗一炮而红,而圣乐,则从发烧友喜闻乐见的良心品牌,成了赚取暴利的黑心商人。

通过贬损他人,来提升自己。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正天集团,宝马车,德国的赌场老板詹妮,还有一大堆来自国外的鉴定证书,十大音响排行榜,这是多么光鲜亮丽的东西。

让人想到的都是金钱,资本。

谁会想到这么高端的格律诗,它的工厂竟然是一个贫困县里的贫困村的农户式生产模式的产物,这里充满了超级廉价的劳动力,童工,粉尘,污染,这些法律完全不支持的东西。

格律诗与乐圣的官司,是必然要打的,但因为村民、公司相互独立,乐圣的起诉并不成立,所以林雨风终究没逃出丁元英的算计。

为人处世,都存在着一定的章法,都有迹象可寻,都有其发展的道理,顺应这股能量,你就能成为风口的猪;


但丁元英的境界,明显更高一层。

原著中借用丁元英前妻之口,曾说丁元英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世俗文化的居高临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于跟你讲道理。

 

书名中的「救世主」,片名中的「天道」,就是丁元英常常提到的文化属性。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

能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就是强势文化,而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就是弱势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640?wx_fmt=jpeg


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

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

丁元英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弱势,就在于一个「靠」字——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总想着等、靠、要

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

想通了这一层,也就能从宏观视角,去审视芸芸众生的命运轨迹了。

所谓洞察事情的本质,其实就是理解一件事情的目的。

比如做生意,本质是什么?

本质就是钱从哪里来,进了谁的口袋;

比如搞政治,本质就是权力从哪里获得,谁在掌控;

战略上,能够洞察本质者主动,不能洞察者被动。

战术上,洞察本质,搞清楚目的,过程会怎样,结果会如何,清晰如画,一目了然。

 

640?wx_fmt=jpeg


说完洞察力,我们再来看丁元英的行动力。

在一眼看穿事情的本质后,人与目标,形成了两点一线,行动力强不强,主要看能不能做减法,换言之,能不能不受任何干扰和诱惑,在这条线上像坦克一样不知疲倦地前行。

在家务事上,丁元英认准了自己的方向,那就是为老人养老送终。

因此,在德国资金被锁,非常艰难的情况下提前为父母准备一笔钱交给妹妹,并且申明雷打不动;

他归隐古城,不掺合家庭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冲突,邻居亲友的是是非非的矛盾。

他拒绝任何干扰,为了达到自己理想的存在状态,无声无息地低调前行,独居追求自己的生活。

 

640?wx_fmt=jpeg


所以也就可以理解他吃早餐,老板忘记他付过钱了,再给他要他二话不说再给一次。

因为解释会产生长时间的无效争论,为了几块钱降低生活效率,丁元英算得清这笔时间成本账。

同时也可以理解,刘冰出远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他的进口音乐碟片,他连要求增加都不要求,只是多看了贪婪的刘冰一眼,二话不说就成交了。

后来格律诗音响惹众怒,刘冰一伙人自作聪明退股逃避风险,丁元英也没有多说,更没有谩骂,因为对他人多余的解释和争论,只会减缓他迈向目标的步伐,降低他的人生效率。

 

640?wx_fmt=jpeg


总的来说,丁元英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他建立格律诗的过程,就是一次完美的唯物主义矛盾论与实践论的应用过程。

通过对于事物发展规律的分析和掌握,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促进事物的进化,从而达到既定的目标。

能坐得了冷板凳,受得了孤独,寂寞。

能跟自己相处好,不抱怨,不责备,也不自恋自怜。

丁元英上五台山,与其说是问道,不如说去打擂。

他不需要拜佛,也不需要去寻找一个救世主。

上山只是应证一下自己的感悟,需要一个与世无争的旁观者,给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体悟提出看法。

在我们普通人眼里,无论是之前的私募基金、还是后来的格律诗音响,都是有违道德的做法。丁元英这套以杀富济贫、从狼嘴里夹肉吃为代表哲学感悟,是否能应证宗教思想,从而在世俗和竞争中寻求到一种问心无愧的力量。

如果他的思想能够得到宗教的承认,就意味着丁元英思想在天道境界上得到了完善。

所以,五台山这段对话,就是丁元英最后补完的这一块精神拼图,从此以后,他就是一个通透的觉悟者。

 

我们普通人,想抵达丁元英的境界,几乎是不可能的;

原著作者也只是借用这样一个人物,对传统文化做出了一种出格的试探。

能写出这样人物的作者,也一定不是一般人。

关于作者豆豆,网上的资料非常少,只知道是70年出生,高中学历,她在完成背叛、遥远的救世主、天幕红尘三部曲后,也拂袖而去,少有音信。

 

网上不免怀疑,一个70后作家,是怎么写出充满莎士比亚悲剧、西方古典哲学作品的?

一位年轻女子又怎样写出了一部以男性思维的为主的小说呢?

据说,她的作品是深受她一位在欧洲的好友——李红英的影响,据豆豆本人说,她在17岁的时候,在欧洲认识了一个高人李红英,李红英经常给她讲解一些国内外的神奇经历。这个李红英不简单,她精通佛、道、儒、玄学和哲学等多领域知识。后来,豆豆在35岁时候,就以李红英为原型,塑造了《遥远的救世主》主角丁元英。我们看过书籍的朋友都了解,丁元英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认知,对于外国哲学也了然心中,这显然就是李红英的化身。

也有人说,丁元英的原型人物,是号称天下第一博客的博主李彪,这也是个大神级人物。

 

李彪本人狂放不羁、博学多才。2002年至2008以不同身份发表文章1848篇,涵盖宗教文化、诗词歌赋、文史哲学、时政经济、音乐艺术、数理科技等各领域,可以说是无所不知,其透视性的思维洞穿、揭示事物本质,是众多网友的精神导师。

后来转战股市,名声大噪,对证券市场分析有理有据、深刻恫冥,透彻人心,醍醐灌顶。

 

最后,重温一下丁元英这首打油诗吧,希望每个人都有清醒和自知的力量。

640?wx_fmt=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