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经济指标:啤酒指数。
啤酒指数,是指啤酒的销量和制造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高度相关,经济较好时社会大众,特别是工人和农业的啤酒的消费量会增加;经济不景时啤酒的消费量会下降,啤酒指数是反映人性的指标之一。
啤酒,其实是反映经济冷暖的重要指标,该指标的重要性仅略低于客运指数。众所周知,打工仔们下了夜班喜欢喝口啤酒舒缓疲劳;职业炒股的韭菜在收盘大跌后会喝口啤酒压惊;长途司机在休班后一定会喝口啤酒帮助睡眠;996的程序猿会坐在烧烤摊前端着啤酒等待黎明;对未来充满不正确幻想的大学毕业生,也喜欢拿起啤酒憧憬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前途。
而所有这些,其实就是最接地气的经济现象。下表是从2000年至今的啤酒产量,注意右侧的同比增减幅,这就是啤酒指数。
表1:2000年-2020年全国啤酒产量
中国经济在2001加入世贸之后,建立了出口型经济模式,欧美的基础制造业大量迁移到中国,中国经济因此迎来了一波快速增长。反映在啤酒指数上,就是从2002-2013年连续十年的啤酒产量增长(仅2012年例外)。在数据上,2002年的啤酒产量2403万吨,到2013年上升到4983万吨,足足翻了一倍。这段时间,被称为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
表2:近年来进口啤酒增速
然而2013年之后(这一年真是所有重要指标的转折点),啤酒产量竟然开始持续性的萎缩,每一年都萎缩,到2019年已经下降到3765万吨,较2013年的峰值产量,累积下降了24.4%。大致上,已经下降到了2006年的产量水平。今年以来,啤酒产量同样也是显著下降,1-7月份产量2120万吨,同比去年同期的2400万吨,降幅11.7%。看起来趋势已经确立,剩下的几个月,也挽回不了多少降幅了。这里顺带说一下,并不是说大家不喝啤酒改喝白酒了。白酒产量在2016年达到峰值的1358万吨,此后就连续下降,2017年1198万吨,2018年871万吨,2019年786万吨,累计降幅达到42.1%。2020年1-7月的白酒产量377万吨,对比2019年同期的456万吨,又下降了17.3%。也就是说,在白酒股各种突飞猛进的背后,其实是整个白酒市场持续性的剧烈萎缩。
这种现象,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了。在数据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2014年我国跨省流动的农民工总量达到了历史峰值7867万人,到2019年萎缩到7508万人,减少了359万。(给各位一个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民工监测年报的地址,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4/t20200430_1742724.html,这些报告其实很有趣的,非常值得细读)考虑到每年还有新一代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一来二去,因此回乡的民工肯定不止359万。这波人其实也没有回到农村务农,而是选择在县城买房,然后做点小生意,做做餐饮和小卖铺啥的。在国内,这一过程被称为百万民工回乡再就业工程。当然了,他们的小生意好做不好做,看看啤酒指数就知道了,反倒是因为他们纷纷选择回到县城买房,把中西部四五线城市的房价拉高了一波,让当时去赌这些小地方房价上涨的碧桂园和恒大狠狠的挣了一把。碧桂园和恒大也因此发展成为中国销量排名第一和第三的房企。
那么,农民工为啥会选择回乡?无非就是中国制造业开始陷入不景气的状态,农民工的年纪也一天天大了起来,也熬不动了,看起来继续熬下去也没啥前途了,于是就带着多年打工的积蓄回乡买房顺带做点小生意。然而这恰恰是一种恶性循环。大家都不从事生产了,把9成积蓄拿去买房,剩下1成的钱做点小生意,都指望别人来消费,谁会来消费呢?根本就不可能有消费能力!说老实话,如果民工回乡潮刚出现的时候,能够引导他们尽量别买房,手上都有些闲钱,拿来发展一些本地急需的实体产业的话,也不至于出现消费枯竭的情况,啤酒指数也不至于难看到现在这样的程度。
在啤酒产量这个微小的数据上,就这么体现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这,恰恰就是数据研究的有趣之处了。
<end>
本文编者:王小雷
东吴财经主理人
一个立志用脚步丈量祖国商业大地的人。
这里未来可能是本区域最专业的产业·金融·商贸知识库
东 吴 财 经
DONGWU CAIJING
全球视野|区域资源
聚焦苏州实体产业、金融、消费,专为创新者打造